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28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我和女儿的东湖骑行日记

    7月26日,星期六,天气晴。早上六点半,气温31摄氏度,我与六岁的女儿到东湖绿道骑自行车。

    小区到绿道的一段距离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段路骑行有点不好走,只好在弯弯曲曲且颠簸不平的人行道上走。

    过了九女墩,女儿看到了远处磨山山顶的楚天台。她说:爸爸,今天咱们骑到那座楼那里吧。我说:好,今天你是小队长,就听从你的命令,你说怎么走,咱就怎么走。女儿说:好的,出发!

    我俩一路骑行,过了东湖沙滩浴场,快接近鸟归桥的时候,女儿确实累了。我俩停下来,女儿说:爸爸,我的手都麻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说:是的,爸爸的手也是,你看爸爸整个手都红了,我也累了。但是,拐过这个弯儿就是鸟归桥了,咱们能不能再坚持一下,骑到桥上再休息怎么样,小马队长?女儿说:好吧,老马队长,再坚持一下,到桥上休息。

    在桥上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前行。一鼓作气骑到了磨山楚天台下面的凤凰雕塑那里,坐着休息了一会儿,给女儿拍了几张照片。后来,来了一家三口,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小男孩儿。小男孩儿看起来和女儿年龄相仿。他们也拍了几张照片后,小男孩儿说想到楚天台上去。女儿明显是受了小男孩儿话的影响,说:爸爸,我们爬到顶上去吧。我说:你确定要爬上去?爸爸开始可没想着要爬上去。

    女儿说:爬。爸爸你就跟着我往上爬啊。

    爬了一段儿,女儿回头看看后面,见那一家三口也在往上爬,再后面还有两位女士。于是说:爸爸,你看他们也爬上来了。我说:是的,你看你一带头爬,几个人也跟着往上爬。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引导的作用。

    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后面的一家三口也爬了上来。小男孩儿走在最前面,经过我们身旁时,小男孩儿没有停留,接着往上爬。

    女儿看了一眼小男孩儿,没有说话。我试探着问:小马队长,你还继续往上吗?她犹豫了一下说:不了,太累了,再休息一会儿,就回去吧。我说:好,休息一会儿。

    稍微休息了一会,我对女儿说:你继续休息,我上去看看。说完,很快地顺着台阶爬了上去。

    等我爬到第一段台阶上往下回头看时,女儿已经往上爬了。等她上来后,我自言自语地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处的风景果然不一样啊!

    到楚天台第二层,那里是最佳观景点,由于栏杆较高,女儿让我把她抱起来看。

    我一手抱着她,一手给她指哪里是我们的小区,哪里是欢乐谷,哪里是武汉火车站,哪里是水果湖……女儿听得很认真,眼睛随着我手指的方向不停转动。

    我问女儿:小马队长,还往上不?女儿说:不了,太累了!我说: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确定一个目标,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去实现目标,我们现在都快要到最高处了,放弃太可惜了。回去后,给你好朋友说起来,你爬到哪里了,说只差一点点没到山顶,是不是没有那么自豪呢?

    说完,我没有等女儿的回答,接着开始爬。我想,行动的力量大于语言的说教,即使她没有跟上来,也没什么。

    总共几十级台阶,我到了山顶。女儿估计还在那里做思想斗争。刚好,我看到一棵树上结了很多红红的果子,是我儿时经常吃的那种。我冲着女儿喊:瑶瑶,这里树上有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是爸爸小时候吃过的。

    也许是我的话让她产生了好奇,她说:哪里?什么样子的?我上来了。

    在山顶,我给她讲了我小时候吃红色果子的故事,摘了两颗让她感受了一下果子的味道和触感。

    后来下山,走了一段,女儿说:爸爸,我们回去要慢慢悠悠地骑,优哉游哉地骑,不像来的时候那么快。我说:好的,一切听小马队长的命令。

    结果,刚出磨山公园大门,女儿就骑得飞快,我紧跟在后面。然后,中途都没有休息,我们就一直骑回了小区。

    作者:马永坡(52岁) 

    洪山区梨园街道东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