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小区,社区干事王亚萍已经敲开了独居老人张爷爷的家门。“爷爷,今天血压测了吗?我帮您把药分装好了。”这样的场景在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怡景社区已成常态。近年来,社区创新打造“怡”家人工作品牌,通过“脚步丈量、真情服务、精准施策”的治理模式,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楼栋,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织就温暖人心的治理画卷。
独居的张爷爷性格硬气,虽生活困难,但很少向子女、社区开口。王亚萍在走访中发现后,向社区“两委”反馈情况,并同“两委”成员一起联系老人子女协商照料事宜。“子女们现在每天都会跟我打电话联系,每周都来看我,现在心里暖暖的。”张爷爷笑着说。像张爷爷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社区为他们建立了“一人一档”帮扶机制,解决生活中难题。
社区党委牵头成立“银发护航团”,推出“亲情唤回计划”,整合共建单位资源推出“五个一”服务:每天一次问候、每周一次代购、每月一次义诊、每季一次家政、每年一次生日会。“我们不仅是解决问题,更要唤醒亲情。”社区党委书记江蓠指着老人与子女的团圆照,照片上的笑脸印证着“主动治理”的成效。
随着气温升高,小区和背街小巷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健康受到影响。社区党委通过“怡家人”议事小组联合社区、物业和共建单位,制定整治方案:每周开展一次“清洁家园”行动,物业加强日常垃圾清运,社区干事排班每日巡查卫生情况。经过共同努力,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居民李阿姨向王亚萍反映,邻居长期在楼道堆放杂物,影响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立即联系当事人、物业和社区民警,耐心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并列举真实案例说明危害。最终,邻居主动清理杂物。不久后,李阿姨和邻居一起送来锦旗,感谢社区的调解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社区干事不仅是社区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居民需求的倾听者。他们通过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向社区反馈文化需求。社区定期召开“怡家人一起议”议事会,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干事负责通知、动员居民参与,让每一场活动都充满欢声笑语。而这些社区干事们通过日均万步丈量社区,用真心换取信任,用行动诠释责任。
这种“离群众最近”的治理模式,正诠释着新时代的生动实践——用“铁脚板”走出数据盲区,用“婆婆嘴”化解矛盾纠纷,用“工匠心”绣出美好生活。当“怡”家人的身影穿梭在万家灯火中,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正在变成“最美零距离”。
◎ 社区居民说
海景花园C区居民林腊娇:社区活动贴心又热闹,包粽子、健康讲座,我们老年人越活越精神!
西湖名都小区居民鲁艳萍:社区像个大家庭,有事大家帮,住着心里热乎!
海景花园C区居民薛玲玲:安全放心,办事方便,老人遛弯、孩子玩耍都踏实,这社区没挑儿!
通讯员祁婷 实习生张斯诺 殷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