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改造闲置泳池,共享美好生活

    小区泳池俯瞰图。

    小区居民欢乐戏水。

    大学生志愿者彩绘。

    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泳池改造意见。

    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梅花池社区党委副书记 刘凯    

    【案例背景】

    小区泳池荒废多年

    “小区泳池荒废多年,夏天孩子没地方玩水”“闲置场地不仅浪费,还容易滋生蚊虫”……在梅花池社区“梅之声议事厅”的月度居民恳谈会上,翠林雅居小区居民反映泳池闲置问题。这一始建于2006年、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游泳池,因设施老化、管理成本高等原因长期关闭,逐渐成为小区治理的“痛点”。

    【治理办法】

    听民声解民忧:议事平台激活民主协商

    社区党委听到群众呼声迅速响应,将问题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调研:线上利用微信群发起投票,线下在党群服务驿站召开“院落会”“凉亭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数百条,大多数居民支持泳池改造,其中超六成建议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社区党委书记表示,“盘活闲置资源不能‘拍脑袋’,必须让居民全程参与决策。”

    强联动破难题:红色业委会织密协同共治

    面对居民诉求,社区党委牵头组建“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专班,先后召开多次协调会,明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监督”的改造原则。红色业委会成为关键纽带——业委会黄主任带领成员逐户走访,梳理业主对运营模式、收费标准等核心关切,最终确定“低偿”的运营方案,让大家轻松享受“清凉”游泳服务。

    为保障项目合规性,社区引入“法治体检”机制,联合街道司法所审核运营合同,明确安全责任、收益分配等条款。物业公司同步完成池底清淤、护栏加固等基础修缮,而业委会则全程参与运营企业遴选。当得知参与竞标的一家创业团队负责人曾是该泳池救生员时,黄主任感慨:“年轻人带着情怀反哺社区,我们更要把关好、支持好!”

    优服务促创业:青春力量赋能社区治理

    改造过程中,社区还发动辖区高校艺术系志愿者开展“彩绘泳池”行动。大学生们巧妙融合居民创意,将童趣漫画与社区文化墙融为一体。如今,这些由居民和志愿者共同创作的《夏日畅想图》已成为小区亮点,生动诠释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理念。  

    泳池正式开放首日,迎来百余名居民。不少居民反映:“以前暑假要开车去商业泳池,现在下楼就能玩,安全又省钱!”运营方还推出“社区公益日”,每月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游泳课程。目前,泳池不仅产生效益,同时也为小区创造出公共收益,其中30%反哺于小区绿化、健身设施维护,形成良性循环。

    以泳池盘活为起点,梅花池社区持续深化“最美将军红·梅花同心荟”党建品牌,让更多“沉睡资产”变身“活力源泉”,书写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篇章。

    【成效与启示】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梅花池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盘活翠林雅居小区闲置泳池资源,探索出一条“居民共议、多元共建、成果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实现了闲置资源高效利用、社区环境提质升级、居民幸福感显著增强的多赢局面。

    通讯员卢苇 实习生殷曌明 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