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畔湖社区暑托班精心策划了一堂特殊的“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寓教于乐地向孩子们传授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防范知识。
课堂上,一张被放大的“麻蚊子”照片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原来蚊子放大后长这样!”在孩子们的惊呼中,老师顺势引入“花蚊子”——伊蚊的习性与危害,清晰点明这两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老师特别强调:“并非被蚊子叮咬即患病”,同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疾病成因、典型症状及预防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排查家中易滋生蚊虫的积水隐患,并牢记发热、关节痛、皮疹出现时应立即就医。
驱蚊水的科学使用成为课堂另一重点。老师详细介绍了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三种国际公认安全有效的常用成分,并郑重提醒:“驱蚊液需规范使用,过量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生动的讲解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行动力。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承担家庭与社区防蚊责任:主动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在清晨与黄昏蚊虫活跃时段自觉喷洒驱蚊水,并志愿参与社区环境清洁,监督卫生死角。一堂课,将“安全从我做起”的防护意识悄然植入童心,为社区编织起更紧密的公共卫生防护网。
通讯员蔡沁格 实习生殷曌明 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