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这个世界级运动会参赛运动员都不是人

全球500余台机器人鏖战冰丝带

    近日,参赛机器人进行赛前测试。左起立定跳远、舞蹈表演、自由搏击、跑步。

    图据《新京报》

    “步履蹒跚”还坚持踢球,高矮胖瘦都来赛跑,自由搏击拳拳“不到肉”——因为没有“肉”。这样的比赛也能算世界级运动会?当然能!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在昨晚揭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类似精彩有趣的场景将轮番上演。或许这项赛事可以解答,在运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能够带来多少惊喜。

    谁参赛

    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赛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整体参赛阵容强大,涵盖127个品牌,汇聚500余台人形机器人。

    本次赛事参赛规模创纪录——经审核,最终确定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和88支企业赛队。

    高校赛队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有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3支中学队伍参与其中,为运动会带来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企业赛队包含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星海图等,覆盖了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15个国家。

    487场竞技,亮点纷呈,百米“飞人”大战吸引90支队伍角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前六名将同台亮相。而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无需任何人工操作的全球首创5V5阵型足球对抗赛无疑是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一大亮点。

    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自由搏击赛项中,还有2支由奥运会柔道冠军杨秀丽、400米游泳亚军张琳、花样游泳亚军常思、跆拳道季军刘哮波、女排季军薛明、拳击运动员李洋等6位奥运健儿组成的俱乐部队伍参赛,为运动会带来了奥运力量。

    赛什么

    主体赛事共3类18个赛项

    昨晚,开幕式现场有超百支全球顶尖机器人战队以精彩的表演展现人形机器人的灵动与工业之美,整场开幕式非常简约,突出人形机器人“主角”。

    人形机器人和模特携手同行,展示未来感服装;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登场。当万千光束汇聚于“智芯”水晶装置,数能传承的星火就此点亮,超炫酷的点亮仪式拉开运动会的震撼序幕。

    其中,歌舞节目《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让机器人和歌手、街舞团合作斗舞,尽显人机互动的灵动与工业之美;《智韵和鸣》将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机器人科技相融合,是本次开幕式中用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表演节目;《天工霓裳》则打造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时尚秀场,机器人与人类模特共同演绎融合国潮、非遗和科技元素的时装。

    正式赛事于8月15日至17日火热开展,由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组成,共26个赛项、487场比赛、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

    主体赛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3类共18个赛项,外围赛设置羽毛球、篮球、乒乓球3个小项。

    竞技赛中机器人将挑战人类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跑步、跳高、跳远、自由体操和3V3、5V5足球赛等。

    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武术和灵机一动等项目,展现机器人的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作能力。

    场景赛则聚焦实际应用,如工厂物料搬运、医院药品分拣、酒店清洁服务等。外围赛事包括自由搏击、投篮大赛和乒乓球(人机对抗)等。

    在哪赛

    “冰丝带”再迎大规模赛事

    跟人类运动会不一样,机器人运动会的参赛主体是机器人,因此常规的人类场馆是无法适应的,就要对比赛场馆进行改造完善。

    最初,运动会考虑是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联动举办,其中,“鸟巢”作为田径类赛场,“冰丝带”主要承担足球类、场景类比赛以及外围赛、表演赛等。不过,组委会研究后将赛事整体放在“冰丝带”举办。

    机器人运动会的到来,让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迎来北京冬奥会后的最大规模赛事——这座冬奥场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冰丝带”被赞誉为 “最快的冰”,北京冬奥会期间曾屡破奥运纪录。组委会场地保障部副部长、国家速滑馆董事长金延介绍,7月27日,“冰丝带”完成400米大道速滑冰面化冰,共耗时4天,又于8月5日完成标准冰场化冰。

    机器人都是“铁疙瘩”,轻的也有三十四公斤,重的更是二百多公斤。化冰后还涉及对冰下制冰装置进行保护。于是,化冰后场馆对冰面进行了三层保护,第一层是防火地毯;第二层是PE地板,也有防火功能;第三是地胶。这三层装置,既能够保护速滑馆原有设施,又能给机器人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既有摩擦力,又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竞赛环境。

    这就是目前观众所能看到的场景。“冰丝带”内按赛事需求划分出多元竞赛区域,包括田径区、足球赛区、拳击台、舞蹈表演区,以及模拟工业、酒店、药店的场景赛区等。

    为助力机器人顺利奔跑,本次运动会的田径赛道经过特别设计。与常规田径跑道1.2米的宽度不同,此次设置的4条赛道宽度拓宽至2.1米。赛道两旁还设置3米宽的遥控区,田径赛允许遥控人员跟随机器人跑动并实时操作,以确保机器人在跑道内完成比赛。

    综合《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