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

将特别的爱融入“春风咖啡”

    春风咖啡屋的细节处处透着温馨。

    饮品制作流程简化成图片指引,方便特殊青年学习操作。

    花城社区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咖啡屋运营汇聚力量。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24平方米的春风咖啡屋弥漫着咖啡香气。特殊咖啡师“花花”站在操作台前,全神贯注地挥动双臂,手中的工具在柠檬上敲击出充满节奏的韵律。母亲胡承霞站在一旁,眼神里的紧张逐渐被欣慰取代。

    仅仅一个月前,26岁的“花花”还只能在家睡觉、玩手机。如今,她精准记住上班时间,5分钟内便能完成一杯被顾客称赞的暴打柠檬茶。

    春风咖啡屋的每一杯饮品,都出自像“花花”这样的特殊青年之手。他们拥有二十多岁的身体,心智却停留在三四岁,而这家不普通的咖啡屋,正是他们 “破茧” 的起点。

    操作间墙上,饮品制作流程被简化成清晰的图片指引,方便包括“花花”在内的10位青年学习操作。他们的动作或许比常人缓慢,但每一杯都凝聚着专注,顾客们也大多报以理解与耐心。

    春风咖啡屋的温暖故事,源于两年前。起初,几名特殊青年在花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共空间练习非洲鼓,逐渐吸引了更多同伴加入。社区书记魏彦辉深受触动,主动开放了周六下午的一间教室,让鼓声有了固定归属。然而,每周半天的活动不足以支撑青年们的日常康复与社会融入。“能不能把周一到周五也用起来?”这个念头在春风和我干预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冀铖心中盘旋。

    一次社区空间改造共创工坊上,冀铖意外发现社区对大龄特殊群体的关注,当即提出开设咖啡馆或烘焙馆的设想。无心之言被魏彦辉牢牢记下,并迅速付诸行动。

    今年5月20日,春风咖啡屋在爱意浓浓的日子里开启试运营。其核心理念大胆而充满温情:“不挑选孩子,只挑选父母。”只要父母认同理念并愿意深度陪伴,孩子就能获得机会。

    项目由东西湖区予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孵化,春风和我干预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康复技术支持,为10位来自东西湖区、青山区、汉阳区的特殊青年提供冲调咖啡相关岗位。他们轮流上岗,每次两人工作半天,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学习谋生技能。

    特殊青年工作的特殊性,让父母成为不可或缺的“影子教练”。在春风咖啡屋,父母需提前掌握制作流程,在操作间全程陪伴,耐心指导每一个步骤:“放咖啡粉”“按这个按钮”“小心烫”……

    令人动容的是,顾客们面对稍长的等待,选择了静默的观察、温暖的记录。不解者,经沟通后也欣然释怀。当客人向花花竖起大拇指时,那份简单的认可让整个家庭都感受到暖意。特殊青年小宇的母亲更是欣慰:“终于看到孩子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我们看到了希望。”

    春风咖啡屋的成长,是社区爱心接力的成果。花城社区无偿提供场地与水电,同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咖啡屋的运营汇聚力量:宜家武汉商场捐赠近2万元全屋家具并提供咖啡技术支持;湖北昶乐欣包装有限公司得知咖啡屋物资告急后,火线捐赠1000个杯子并提供定制设计。

    为确保持续规范运营,咖啡屋账户由花城社区公益基金监管。每一杯饮品售价中,1元汇入社区基金,其余扣除运营成本后悉数归属青年。试运营首月,咖啡屋售出300杯饮品,收入2800元,结余的1000多元分到了青年们手中。“钱不多,但大家都从心底里高兴。”魏彦辉说。

    ◎ 社区居民说

    花城社区银湖御园小区居民彭裕国(68岁):“孩子们做的咖啡带着一股子认真劲儿,喝着心里暖,我这老邻居每周都得来坐坐。”

    花城社区银湖御园小区居民龚艺(25岁):“中午休息常约朋友来这儿小坐,他们做咖啡时的专注劲儿特能打动人,每次来都觉得很治愈。”    

    通讯员汪扬 何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