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花城社区打造全龄共享“会客厅”

    社区开展老年人剪纸活动。

    社区开展志愿者宣讲活动。

    社区开展居民议事。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党委书记 魏彦辉    

    【案例背景】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坐落在美丽的金银湖畔,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下辖万科四季花城、丰泽园、银湖御园、银湖鑫城、金湖御品5个小区,常住居民5034户、10166人,直管党员297名。逾万人的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到居民们的整体生活质量。社区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

    【治理办法】

    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一老一小”群体需求,以阵地建设为核心,聚焦服务升级与资源整合,全面强化阵地功能建设,用心用情为居民打造美好花城。

    空间重塑升级,党群中心变身“会客厅”

    社区坚持“办公最小化、活动最大化”原则推进“亲民化”改造工程,实施“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群众办事效率提升40%。创新策划月度主题策展活动,联动居民将党群服务中心转型为集休闲、学习、创作、展示于一体的“社区会客厅”。构建红色服务矩阵。以“主阵地+站点”模式打造全域覆盖的党群服务网络,网格员下沉到4个党群驿站,联合共建单位开展“红色代办”“邻里调解”等精准服务,累计解决充电桩安装、适老化改造等民生问题125件,服务项目直达居民家门口。

    升级特色服务供给,引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打造6个幸福食堂助餐点、2个健康驿站、4个文体活动阵地、2个暖“新”驿站等服务场景,创新建设文化艺术长廊,展出居民作品200余件,以多元服务矩阵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测评满意度达90%。

    创新治理机制,激活共建共治内生力

    强化研训赋能,以社区“研学社”为基地,健全“周研月训”常态化机制,群众骨干头脑风暴累计提炼治理金点子82条,两委成员包联小区解决电动车棚修建等民生事项23件,形成“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的服务闭环。

    健全协商体系,依托居民邻里自治中心,打造“阳光小院议事厅”和“幸福花开”议事平台,吸引居民走出“自家门”融入“大家门”,协商化解停车难、小区改造等民生诉求81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能人示范引领,健全“能人贡献积分”机制,实现“挖掘—赋能—反哺”闭环。夕阳红义诊队等自治组织主动认领15个社区项目,开展“我的小区我来绘”,挖掘50余位能人巧匠将架空层、卵石步道等10处空间改造为“手绘秘密花园”。

    资源协同赋能,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聚焦“一老一小”,创新老少共学、代际互助活动,以“花小朵”青少年空间为纽带,打造少儿多彩课堂及寒暑假托管服务,开设夕阳红健康课堂、银龄智能学堂,提供适老化服务,构建全龄段家门口幸福生态。

    汇聚青年力量,创新青年夜校品牌,结合“去班味儿”“找搭子”等社交活动,推出瑜伽、非洲鼓、美妆等20场特色课程,依托学缘、业缘、趣缘搭建社群平台,打造青年八小时外活力圈。

    融合多元主体,成立朋客空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落地“安心小屋”“金点子大赛”“爷爷奶奶一堂课”等19个民生项目。推进“微+”治理行动,以微改造优化小区环境、微基金定向扶持六大民生领域,联动企业、物业开展系列联建共建活动,实现小切口撬动大幸福,激活社会服务新动能。

    【经验与启示】

    一、亲民空间是凝聚人心的基石。

    社区坚持“办公最小化、活动最大化”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植入丰富场景、升级服务矩阵,推动党群中心向多功能、共享型“社区会客厅”转型,把服务阵地真正延伸到居民身边。

    二、共建共享是编织幸福的密码。

    搭建研学社、议事厅、能人积分等常态化平台与机制,通过头脑风暴提炼金点子,议事协商化解矛盾,能人认领改造项目,有效引导居民从空间改造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贡献者。

    三、资源协同是激发活力的引擎。

    聚焦全龄段居民差异化需求,创新代际互助、青年社群等项目,以微基金、微改造为载体,高效融合社会组织、企业、物业等协同推动民生项目落地,实现小投入撬动大改变。

    通讯员何嫚 实习生殷曌明 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