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成为武钢人之路

    今年11月,是我被原武钢招工进厂的纪念日子。我在武钢工作整整40年后,于2011年10月退休,距今已14年之久了。但回想起当年招工进武钢的那一幕,至今仍觉得惊心动魄。

    1969年2月,我下放到了汉川县斗布公社先锋大队尹家湾,成为一名城镇知青。1971年10月,武钢炼铁厂来我们县招工,我被推荐为招工对象,需要参加武钢招工体检。当时,我在尹家湾知青点出工,离区知青办十多里地,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无法快速通知到我本人。与我下放在同一小队的两名女同学,国庆节回家休息,知道此事后,当天赶回小队来通知我。到小队后,得知我被队长安排到几里外中洲农场的黄豆地里看守去了,她俩不顾天色已晚,二话没说就往黄豆地里赶。快到黄豆地时,俩人已经能望到我的人影了,却被一条10多米宽的河拦住,她俩就放开喉咙喊,但我就是听不见喊声。情急之下,她俩发现河边不远处停着一只小木船,但没有桨,两人上船后只能用手划,木筏子在河心打转,差点翻了过去……几十年后,同学聚会,谈到这个情景,我都冒出一身冷汗。

    听到招工消息后,我第二天早上就赶到区知青办,负责人告诉我,武钢招工的师傅已带领知青乘早班车到县城体检去了,我只好乘下午2点的班车赶到县城。来到县人民旅社后,服务员告诉我,半小时前武钢招工的师傅带着知青乘轮船到马口镇3509工厂去体检了。我听完后,转身就往船码头飞跑,等我跑到城关的汉江船码头岸边时,只见轮船一声长鸣,离岸而去。

    怎么办?当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身旁有一位老者,见我着急的样子,建议我跟着船顺着汉江堤赶到马口对岸去,看能否赶上最后一班轮渡船。当时已是下午5点多钟,我顾不上饥饿和疲劳,顺着老人指点的方向,在汉江堤上使劲跑。天色吞暗,夕阳加速坠入江岸之外的地平线。我全力在汉江堤上跑着、跑着……心里怀着一个信念,力争早点跑到马口镇对岸,赶上最后一班轮渡。

    好不容易跑到了马口镇对江码头,天色已黑,码头工人告诉我,轮渡船5点半已收班了。天呀!我该怎么办?哭都没有眼泪了,因为汗水已湿透了衣服。正在我走投无路时,发现有几个和我一样没赶上渡船的人向一名船工求援,想坐他的小木船渡过江去。船工出于同情和理解,答应每人收1角5分钱就帮忙渡过去,我连忙从口袋里搜出2角钱递给他,也不要他找了。

    半个小时后,小船终于划到了马口镇码头,上岸后,我得知离镇还有一段路,因是第一次来,路不熟便边走边问,等我找到马口镇旅社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一迈进旅社门,就听见知青们的欢声笑语,我的心霎时安定下来了!

    找到招工师傅自我介绍后,招工师傅惊呆了。第一句话就问我,“你是怎么赶来的?”并关切地问我吃饭了没有?随后,又摸着我满是老茧的手,问我今年挣了多少工分?我都一一作答。当我说到今年已挣了300多工分时,招工师傅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最后,招工师傅要我好好休息,参加第二天的体检。——这注定是一个心绪难平的夜。

    第二天一大早,全县100多名知青体检队伍来到了3509工厂篮球场,分四人一组排队进行体检。当轮到我和其他3名知青进行体检完后,医生说了一句话,你们这一组4人中,有3人需要复查。听医生说完,走出体检室时,我心里开始打鼓了,“复查3人中会不会有我?”好不容易熬到中午12点,全体人员体检完后,宣读“复查知青人员名单”时,没念到我,我激动地流了泪。

    1971年11月1日,金色的阳光照耀在我们这群幸福的年轻人脸上。上午9点左右,我们乘坐武钢炼铁厂开来的卡车,告别了故乡田二河,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武钢炼铁厂雄伟的高炉旁新宿舍。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成为一名正式钢铁工人。当我第一次穿上印有红色“武汉钢铁公司”白帆布工作服时,心里非常激动,当晚给亲朋好友写信,高兴地告诉他们,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武钢工人了。

    我进厂的那第一套白帆布工作服,满是油污、补丁,但被老伴(也就是当年通知我的女同学)悉心洗净、叠妥、珍藏到了今天!我凝望着这件被岁月淘洗的旧帆布工作服,脑海中又浮现出那晚在汉江堤上飞跑的青年!

    陈新民(74岁)

    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123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