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不到一周,老师们在准备什么?今年,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的200多名老师没有急着准备教案,而是提前到学校当学生,坐在讲台下听课。
“证明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8月27日上午9时许,一堂八年级数学课在该校报告厅开课,讲课的是八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听课的则是9位数学老师。整节课分为课前导学、知识讲解、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不同部分,尽可能模拟真实课堂场景和流程,听课老师要举手回答问题,也要上台尝试作图;有时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回答,其他听课老师会举手纠正。
老师回答问题,为什么还会出错?一些现场听课的老师说,这是针对模拟课堂“故意”设计的。数学老师谭贞贞说,回答出错的地方大多是相应章节的易错点,将这些问题在模拟课堂上呈现出来,有助于帮老师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讲课方式。“不能只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还要帮他们理解为什么不对。”
程世豪是该校一名新进教师。尽管教的是历史学科,但听完这堂模拟数学课后仍很受启发。“哪怕同在一间教室里,老师和学生看待课堂的视角是不同的。”他说,模拟课堂让他开始思考,如何以学生视角理解课堂,而不是对着教案“盲目输出”。
据了解,汉铁初中目前共有220名学科老师,开学前都会以这种模拟课堂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要让孩子们‘减负’,老师就需要更多深入研究。”校长庾青介绍,这一备课模式在该校已逐步常态化,旨在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远离“填鸭式”教学,远离“题海”。近年来,学校还推出“作业超市”等减负增效的做法,希望通过“减作业、增睡眠;减刷题、增实践”等系列举措,帮助学生在更加轻松、高效的氛围中成长。
柯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