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

    8月31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新华社发

    8月31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抗日和众多英雄群体。“这些抗日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需要永远铭记。”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说。

    公布第四批国家级

    抗战纪念设施

    据介绍,退役军人事务部加强烈士陵园提质改造,投资2.7亿元,实施43个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补助资金20亿元,推动7.7万余座零散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部署开展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战相关烈士纪念设施3.9万处并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日前,国家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

    “第四批名录所承载的每一个英雄事迹都令人深受感动、肃然起敬。”马飞雄列举道,他们当中有爱国将领,比如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少愚;有战斗英雄,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7团2营营长刘鸣琴;有少年勇士,如抗日儿童团团员王禾,“王二小”的原型之一;还有国际友人,如苏联援华飞行员奥列霍夫、罗马尼亚援华医疗队护士柯芝兰等。从著名抗日英烈看,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不足35岁。

    从纪念设施、遗址看,有展现全民族抗战的,有见证抗战胜利的,有记录日本侵华血泪史的,还有反映中国军队出国作战的。

    “第四批名录英烈人物类型多样,纪念设施、遗址区域分布广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史实。”马飞雄说。

    抗战纪念馆体系

    基本建成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说,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据统计,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有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

    抗战文物系统保护格局基本形成。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深入创建。全国累计实施3000余项抗战遗址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环境整治工程和馆藏抗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近20家抗战纪念馆、对50余家抗战纪念馆进行展陈提升,全国备案抗战纪念馆达到257家。

    孙德立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超过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省份推出38条抗战文物主题游径,一批抗战遗址和场馆建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今年全国推出80项

    主题陈列展览

    今年全国推出了80项主题陈列展览。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负责人彭跃辉介绍,陈列展以十四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宏大叙事为主。注重多角度叙事、小切口呈现。以物叙事、以物释史,让文物说话、用史实发言。

    例如,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首次集中展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将珍贵文物、档案文献、历史影像、历史场景进行立体呈现。

    在7月7日、8月15日、9月3日前后密集推出展陈矩阵,香港8月下旬七天连开四个抗战展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56天累计接待观众已超60万人次,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近三年年均接待观众300万人次,今年暑期日均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