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梨园街道鹏程社区党委书记 查明娜
【案例背景】
跨小区服务如何做强共治“能量场”
鹏程社区成立于2009年,辖区共有10个小区以及4个楼宇,是一个集商品房、老旧小区及商业综合体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商贸楼宇与居民小区错落交织,社区现有居民5475户、15304人。
因公共空间分配不均衡,社区内多个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区不足、停车位紧张。设施老化、电梯故障、管道漏水等,也对居民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同一社区内多个小区分散,如何在资金、人力有限的前提下,组织更多居民积极融入社区议事共治?如何服务好多个小区的“一老一小”,促进跨小区文化互动活动参与度,如何让“圈”中好友聚合力、惠民生,定期议事,同解难事?如何让跨地域的物业方、社会组织、辖区楼宇、共建单位等多方协同,高效联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治理办法】
聚焦居民生活微空间,共治共建“鹏”友圈凝聚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小区共治共管水平
构建以社区党委为统领、小区党组织为龙头、志愿服务为纽带、党员居民为骨干、全社区共同参与的“党建+志愿”服务格局,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建1支综合型、6支专业型服务团队,每年开展环境整治、便民服务、普法宣传、走访慰问等活动百余次。合力解决包括无物业小区等在内的5个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难问题,建成电动自行车停车棚7处,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45个,可容纳约490辆电动车停放。加强政策宣传,推动居民自筹资金,分别有两个老旧小区共8部电梯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
(二)社企校共建,增强服务“一老一小”软实力
连续五年实施“英才根植计划”,组织辖区企业、学校签订《英才根植计划书》,从思想教育、社会实践两大方面有效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如组建巡河护卫队、青年突击队、开展上门帮扶、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链接资源,实施多个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微改造项目,如与省农担共建,投入3万元打造蓝晶绿洲小区青少年科普园地;与湖北产融共建,打造七星欢乐苑小区“童心乐园”项目,增设儿童活动空间。针对老年群体,创办幸福食堂,解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推出“艺苑献萃”系列文化活动,开设长者学堂,提供书法、太极、瑜伽等各类公益课程,每年累计教学时长达700小时;大力培育文体团队,组建歌咏队、太极队、舞蹈队等6支队伍,让居民从观众变成主角,焕发新活力。
(三)创新搭建同心“鹏”友圈联动平台,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社区党委深挖楼宇资源,搭建同心“鹏”友圈联动平台,吸纳53家企业、商户、社会组织为圈中好友,从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实事入手,累计拉动资金约120万元,补齐各项短板,满足居民现代化需求。打造蓝晶绿洲小区廉政文化长廊、老旧片区清廉文化墙;与湖北宏泰集团共建确立“宜居花园”项目;与湖北资管公司共建,将鹏程花园小区1200平方米综合运动场提档升级;与省再担保集团、省“双碳”基金公司共建为老旧小区新增休闲长椅、儿童滑梯、乒乓球台、灭蚊灯等公共设施;联合武昌医院搭建洪山区首家“健康直播间”;与湖北文投共建,为社区图书室捐赠图书700余册。
(四)系统推进鹏程花园小区焕新
鹏程花园小区是一个有着20余年房龄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公共活动空间匮乏。
社区秉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通过铺设地下管网、重建消防系统、改造破损路面、更新照明设施,解决多年来消防系统难题及小区道路坑洼、照明不足等。
【成效与启示】
一、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格局
全年持续开展环境整治、走访慰问、爱心捐赠、便民服务等志愿活动超百场次,增强凝聚力。
二、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小区治理效能
发挥居民议事协商作用,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加大对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帮扶。践行区域化党建,推进社校企共建,积极在党建共建、关爱帮扶、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社区微阵地,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围绕居民文化需求,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民俗节庆、文体娱乐等活动,“每月有安排、每周有活动”,策划社企运动会及特色惠民活动。
三、品牌赋能,做优联动平台
一年多来,鹏程社区依托同心“鹏”友圈联动平台,累计拉动资金约88万元,完成建设休闲文化广场、综合运动场、共享小院等一批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