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1台缝纫机+1只喇叭+1把扫帚

银发雷锋“三件宝”守护邻里23年

    82岁的陈翠珍帮居民缝补。

    带青年志愿者巡湖前,陈翠珍(右一)布置工作。

    陈翠珍宣传防溺水。

    陈翠珍在社区清扫地面。

    在蔡甸区蔡甸街道跃进社区,82岁的陈翠珍是居民口中“活着的雷锋”。这位拥有48年党龄的老党员,曾获得“武汉市文明市民”“最美志愿者”“蔡甸区第五届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她用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只喇叭、一把扫帚,在社区里书写着自己的奉献。

    义务缝补:针线串起邻里情

    走进陈翠珍的家中,一台老式缝纫机格外引人注目。这台缝纫机,承载着她多年的爱心与付出。周边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工作繁忙,生活节俭,衣服破了常常无暇修补。陈翠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主动提出为他们免费缝补衣服及床上用品。

    经常会有居民拿着衣物来到陈翠珍家。她总是热情接待,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不一会儿,破损的衣物便完好如初。每当大家给她报酬时,她总是笑着推脱:“我是一名党员,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多年来,她究竟为多少人缝补了多少件衣物,已无法计数,她那温暖的笑容却深深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义务宣传:小喇叭传递大能量

    陈翠珍不仅手巧,还心系社区安全。每天早晚,她都会拿着小喇叭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消防安全、反电信诈骗知识,通过她那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炎炎夏日,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还是寒冬腊月,寒风冻红了她的双手,她从未间断过义务宣传。她用自己的坚持,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有一次,社区里一位居民因为疏忽差点引发火灾,多亏听了陈翠珍的宣传,及时避免了危险。事后,这位居民感激地说:“多亏了陈大姐的宣传,让我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清扫小区:23年守护家园美

    陈翠珍所住的老车站宿舍门前有一条约100米的小路,她每天都会拿着扫把和簸箕,认真清扫路面。23年来,这是她每天清晨的“必修课”。

    “这100米,清扫完需要30分钟。”陈翠珍笑着说,“年轻时就闲不住,搞个劳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美化了小区,一举两得。”她的坚持,让这条小路始终保持整洁,也让邻居们深受感动。75岁的邻居黄道国回忆:“陈大姐清扫小区这么多年,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巡湖护湖:带动居民护碧水

    2022年,陈翠珍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倡导成立了跃进社区“护河志愿服务队”。她带着平均年龄65岁的队员们,每天沿着莲花湖畔进行常态化巡湖。清理垃圾、监测水质、劝导不文明行为。

    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爱河护河行动,共同守护莲花湖的美丽。陈翠珍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蔡甸人,我对这片湖很有感情,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和爱护它,让莲花湖的水质更清。”

    调解矛盾:热心肠暖邻里

    陈翠珍不仅是社区的“环境卫士”,还是邻里之间的“和事佬”。邻居肖爹爹与老伴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生活上遇到问题只要一声呼唤,陈翠珍便会前去帮忙。左邻右舍有家庭矛盾了,陈翠珍也总是主动出面调解。

    在老车站宿舍小区改造中,陈翠珍被推选为居民联络人。施工方没有找到合适的驻点,陈翠珍主动打扫出自己家的房间给工人休息,并免费提供水电。遇到居民之间发生矛盾时,陈翠珍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平解决纠纷数十件。

    陈翠珍,这位跃进社区的“银发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高尚品质。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通讯员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