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很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当年走上教书育人岗位的往事。
那年9月1日,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第一次班级会上,我不用看名单,按照座位就能依次准确地喊出全班56名学生的名字,而且还宣布了7名班委会成员的名单。学生们先是互相张望,后又用惊诧的目光望着我——这个老师,怎么能在开学第一天就准确地叫出全班所有人的名字呢?说实话,那可是我下了一番实实在在“硬功夫”的结果。
六十年前,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汉正街的一所中学任教——担任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自报到那天起,我就住在学校里,整个暑假都在做新学年的准备。
除按照对语文教师提出的“一口话(标准普通话)、一笔字(黑板的板书)和三百篇文章(初中三年所有的教材内容)”的要求认真准备新学年的教学任务之外,我会将更多时间用在思考怎样当好班主任上。听老教师介绍,当好班主任首先要从熟悉学生做起,于是,我便决定利用整个暑假对我还没有正式见面的56名学生逐一进行家访。
令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学生还没有报到,老师却已经上了门,既有几分奇怪,也有几分感激。家访,让我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相貌、个头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将他们的姓名与相貌一一对应并记在心上。当时学生居住地相对较集中,走访了一家,这个学生便可带着我到附近的几家访问,效率很高。全班56个学生,我访问了55家,有一家表姐妹两个孩子同时被分到我的班上,妹妹13岁,姐姐18岁。只比我这个“小”老师小1岁的同学,我便让她担任了生活委员。实践证明,当时的这个临时委任很不错,学生们也暗自佩服我的眼力。
开学第一课便能准确叫出全班每个学生的名字,为我的教学生涯开启了全新的一页,成为日后我力争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新起点,所以我至今难以忘怀,同时也与那一届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王学华(79岁)
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武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