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面积3672平方公里、重近一万亿吨

世界最大冰山正“迅速解体”

    2020年2月1日在南极大陆边缘威德尔海拍摄的海上冰山。

    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9月1日消息,全球最大冰山A23a在三个月里损失了约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今年1月9日,陈中原在海面上发现的油桶。

    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

    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卫星图像显示这座冰山正迅速解体,研究人员预计它有可能在几周内变小到无法辨识。

    在今年早些时候,A23a面积3672平方公里、重近一万亿吨,块头居巨型冰山之首。而据欧盟地球观测项目“哥白尼”最新卫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目前A23a的块头比原来小了一半多,不过面积仍有1770平方公里,最宽处达60公里。

    最近几周,又有大量冰块从A23a脱落,散落在它周围的水里,一些大型冰块面积达400平方公里,其他很多小一些的冰块也足以威胁过往船只安全。

    【最新】

    北上冰山或与南大西洋企鹅岛相撞

    自1986年从南极菲尔希纳冰架断裂以来,A23a冰山曾因卡在海床上,在威德尔海搁浅逾30年,后由于冰层融化等作用在2020年前后开始向北移动。今年3月,A23a停留在南大西洋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今年5月,这座冰山再次移动,向北漂流。最近几周以来,A23a的漂流速度明显增快,有时候一天最远能漂20公里。

    科学家担心,这座水面以上部分高达400米的冰山如果撞上南乔治亚岛,可能会搁浅并解体成若干座较小冰山,从而封锁住岛上企鹅、海豹等动物的觅食路径,造成这些野生动物死亡。

    南乔治亚岛也被称为“野生动物乐园”,这一带栖息着包括企鹅在内的约30种鸟类,总数约为6500万只;还有四种海豹,数量约为500万只。虽然岛上没有居民,但近海被用作渔场,可以捕捉六线鱼等。多年来,南乔治亚岛曾多次遭遇冰山搁浅,造成企鹅、海豹等野生动物大量死亡。2004年,一座代号“A38”的冰山在南乔治亚岛搁浅,切断了企鹅和海豹的觅食路径,当时海滩上随处可见这些野生动物的尸体。

    眼下,全球多地的科研人员、海员和渔民正在密切关注卫星图像,时刻监测“A23a”冰山的最新动向。由于冰山的漂流路线极易发生变化,所以很难准确预判它会出现在哪里,人们只能保持警惕,密切关注。

    随着A23a解体,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冰山D15a跃升为世界最大冰山,A23a退居第二。研究人员预测,随着南半球春季到来,海水持续温暖,A23a可能会迅速分解为越来越小的若干部分。迈耶尔什预计,A23a未来几周可能持续解体并变小到难以辨识。

    冰山从冰架断裂脱落是一个自然过程。不过,研究人员说,南极冰架近来流失冰的速度加快,或许与人类行为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相关。不过,“A23a”冰山也具有科研价值。英国研究人员劳拉·泰勒2023年曾设法从这座冰山上提取样本,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她说,冰山融化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化学物质,还含有浮游生物”,因此会改变海洋的化学构成,值得深入研究。

    【目击】

    冰山中惊现失踪多年苏联科考站

    今年1月9日上午,南极海域,海神号游轮绕着A23a冰山外侧航行。陈中原是来自中国江苏的探险队员,这是他的第41次南极之行。

    A23a冰山实在太大,船开了很久都看不到头,他便从甲板上回到报告厅,边聊天边看窗外景色。忽然,海面上漂来一个油桶。起初,大家以为是海洋垃圾。然而,随着海神号的航行,锈迹斑斑的油桶越来越多。陈中原赶紧跑到甲板上,发现有些桶上还带着编号,而远处冰山之中竟也镶嵌着排列整齐的油桶。

    人们议论纷纷,揣测神秘油桶的来源。一个队员查到《纽约时报》网站上有1986年10月5日的报道《苏联南极科考站消失在了冰中》,讲述了南极海岸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崩裂,一块巨大的冰山(即A23a冰山)分离了出去,原本位于冰架上的苏联科考站德鲁日纳亚1号站消失。1987年又有一篇报道称,苏联派船和直升机登陆冰山找到了该科考站,抢救出一些重要物资。此后,它被遗落在冰山中,30多年来未曾现世。

    或许正是近年来冰山的移动,让失踪已久的苏联科考站重见天日?探险队队长将照片等资料发给英国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确认。

    陈中原对记者说,近日,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回信了,“他们联系到了曾在德鲁日纳亚1号站工作过的苏联科考人员,认出了那些油桶,能断定这确实是1986年消失过的那座苏联科考站。”

    能在南极目击一座失踪30多年的科考站遗物重新现世,陈中原心情激动。这也是他在41次南极探险中遇到的无数次“屏住呼吸”瞬间之一。

    综合新华社、央视、《扬子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