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把植物果实做成胸针

武汉“青年夜校”植物手作课火了

    学员在专心听讲。

    记者李子云 摄

    学员用植物果实和花、叶制作的胸针。

    熊昕宇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姚蓓)用植物果实自制一枚胸针戴上,是怎样的体验?9月9日晚,一堂以此为主题的“青年夜校”植物手作课,在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绿色驿站开讲,备受市民欢迎。  

    记者现场采访得知,这堂课网上报名很火,只招20名学员的课程吸引了1600余人关注,其中98人报名。最终,排名前20名的学员在5分钟内“抢”到课程,都是18岁至45岁的女性。  

    这堂用植物果实制作胸针的“青年夜校”课程,是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与共青团青山区委联合举办的,主讲老师为该院科研专业技术人员胡心智。  

    上课前,胡老师展示了自己用苏铁、山桃、无患子、鹰叶刺等植物果实制作的一串果壳风铃,悦耳的“呤呤”声当场圈粉一波。  

    桌上的托盘内,装有乌桕、臭椿、算盘子、虞美人等十几种植物果实和花、叶。胡心智引导学员观察不同植物材料的结构美、形态美和颜色美,再用各种优秀植物手作启发大家思维。最后掏出一枚用植物果实和柏树叶制作的胸针,教学员们上手,构思制作与众不同的胸针。  

    学员们按照胡老师所教,先用麻绳将一枚环形金属胸针底托缠绕一圈,增加底托与植材的接触面积,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造型,选择合适的植物果实和素材修剪后进行搭配,再用胶水牢牢地粘在底托上,一枚果实胸针就制好了。  

    女青年陈秋杏用虞美人、算盘子、乌桕子、海红豆等11种植材,制作了一个形如鸟儿翅膀的漂亮胸针,感到很开心。她说,体验植物手作课,专注制作的过程很治愈,可以缓解上班压力。  

    女青年邹宣宁说,这堂课认识了不少植物,增长了见识,也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青年夜校”有句口号:“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记者问市民刘女士:“白天上班很辛苦了,为啥晚上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学艺?”她笑道:“这也是一种休息呀,而且是积极地休息。”  

    共青团青山区委副书记蔡晓慧介绍,“青年夜校”开办两年来,在8小时外贴近青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求开设烘焙、书法、花鸟画、植物手作等各种课程,为大家搭建线下交流的空间和拓展兴趣的平台,深受欢迎。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与共青团青山区委联合开设更多夜校课程。下一堂植物扎染手作课,将于10月14日晚开讲。  

    近几年,市园林和林业局携手社区共建了500余座绿色驿站,引导居民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