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江夏经济开发区普安社区

“幸福合伙人”让社区“益”家亲

    社区志愿者为老人过集体生日。

    居民参加社区乒乓球赛。

    社区与高校共建“四点半课堂”。

    曾经桌椅板凳杂物堆积的办公用房,如今变身便民服务的“益家驿站”;曾经冰冷不起眼的墙面,如今成为老少同乐的“共享文化空间”;曾经邻里疏离的小区,如今处处洋溢着“互助暖流”……

    今年3月以来,在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指导下,普安社区以“党建引领、多元联动”为抓手,创新推出“益”家亲“幸福合伙人”计划。通过组建八大类“合伙人”队伍,搭建“议事有平台、服务有温度、参与有回报”的治理体系,破解了老小区治理中的“参与散、响应慢、服务虚”等难题,让“社区如家,邻里如亲”从愿景变为现实。

    “小区门口的路灯坏了好几盏,晚上散步太危险了!”“能不能在空置的社区用房或物业用房内加些乒乓球台,方便我们老年人打球锻炼?”每个月,在普安社区的凉亭、楼栋大厅里,一场场“益家亲议事会”热闹开议。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烦心事”聊成“暖心策”。

    走进普安社区,曾经冰冷的毛坯房焕然一新,内容丰富:左侧是社区文化中心,更是居民的“共享乐园”,摆满居民捐赠的绘本和书籍;右侧是“长者共享空间”,几位老人正围着棋盘对弈;中间的“便民角”里,社区志愿者张都正帮整理书籍。这处“老年人活动空间”的改造,正是源于一场场“益家亲议事会”的共识。

    “起初有人担心改造影响停车,有人希望多留活动空间,我们组织商户、物业、居民代表开了3次会,最终定下‘空间共享、功能分区’的方案。” 花山镇小区居民秦小云说,通过“益家亲联盟”,辖区超市捐赠了储物柜,装修公司义务做了墙面翻新,退休教师主动义务承担起儿童区管理和社区老年大学“知音合唱团”团长,“花小钱办大事,靠的就是大家的力量”。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社区创新设立“益事积分银行”。居民参与巡逻值守、清理楼道、调解纠纷等活动,都能累积积分,兑换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

    如今,“益家亲联盟”已吸纳7家驻区单位、10家商户、126名党员及居民骨干加入,从“周末大扫除”到“七一邻里节”,从“家电义诊”到“老年手机课”,各类活动层出不穷,昔日“冷楼道”变成了“暖邻里”。

    ◎ 社区居民说

    花山郡小区居民许慧丽:以前带娃下楼没地方玩,现在有了“四点半课堂”,孩子写完作业还能和小伙伴做游戏,我们家长也能安心上班。

    党员黄茂兰:生活在普安社区,由衷感受到幸福感,下楼就是卫生站、文化站、警务室、老年人活动空间、青少年空间。惠民服务也是丰富多彩:每周三,“卫生院合伙人”在家门口测血压、拿药方;每季度一次“公益市集”,商户合伙人提供低价理发、衣物修补等服务;暑期开设的“书法班”“科学课”等暑期托管班,全由“教师合伙人”义务授课。

    通讯员付艳芳 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