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难忘的第一张火车票

    1976年底,我离开湖南石门县乡村,第一次在长沙登上闷罐车,历经七天七夜抵达吉林,当时为我们890名石门籍战友买的是“团体票”。半年后,我们部分战友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安营扎寨”。

    1980年春节前,我在牡丹江火车站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火车票,这是我回老家探亲的第一张“通行证”。166次直快列车从牡丹江出发前往首都,共耗时29小时27分。翌日一大早,我乘坐62次前往昆明的直快列车到长沙,共行驶了22个小时。随后第一次拿着浅黄色的汽车票,回到了老家亲人的身边。

    在武汉定居38个年头,我尝到了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的甜头,从当年买的第一张纸质版火车票乘坐绿皮火车,到买到一张张浅黄色、蓝色纸质版火车票,尝到乘坐动车、高铁的甜头。昔日排着长队买票,如今在手机上订票,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预约”乘车,提高了人们出行的速度。

    我国启动火车票“无纸化”进程,电子客票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乘客可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从那时起,旅客在纸质火车票上会看到“仅供报销使用”几个字。两年前开始,我的孩子帮我在网上预订火车票,手机上有了乘车信息,于是退休的我再也不用提前去火车站售票厅排队买票了,省时又省力,出行非常方便。

    第一张纸质版的火车票,将成为我一生中永恒的回忆。

    易先云(68岁)

    江汉区前进街道燕马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