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改善型消费发展迅速,文旅消费是改善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火热局面。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逐渐成为主导型消费。”本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推出应季应景的“文旅大餐”。
【关注】
消费月期间将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在这里提醒大家,今年国庆假期叠加了中秋节,放假时间是8天,希望大家能够早做出行规划,因为旅游势必火爆。”缪沐阳表示。
缪沐阳介绍,本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推出应季应景的“文旅大餐”。主要有三方面安排:
一是围绕“两节”优供给。组织各地推出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优质产品。精彩纷呈的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游园会等也将陆续上演,让大家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的文旅消费活动。
二是消费让利惠民生。消费月期间将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缪沐阳表示,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山东将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包;河南推出“全省一码通”年票产品;浙江发放文旅惠民卡,开展“机票门票即消费券”等活动;广东将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青海将发放“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消费券。
三是打造文旅新场景。各地将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各地将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比如,京津冀等地将推出区域联动的文旅消费活动,川渝将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有关在线旅游平台将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迎国庆特色旅游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文旅消费惠民活动,推广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
还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通知》的要求,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营造放心、安心、暖心的文旅消费氛围。
鼓励热门文博场馆、景区推行“免预约”
文旅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主导型消费。《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等。
缪沐阳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培育非遗消费新热点,开发更多国潮时尚产品。
同时,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时尚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支持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方式,推出高品质特展。支持培育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鼓励发展“票根经济”。
扩大入境游方面,将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及“欢乐春节”等活动,增加适合入境游客的特色旅游线路。推动在境外游客集聚区域增设退税商店,增加非遗产品、文创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供给,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最近,已指导有关出行平台上线文旅场景退税商店的位置信息,目前已在上海率先投入应用。
【链接】
全国选择50个左右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此前,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一个成功的消费场景,既能够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周边消费。
下一步,商务部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围绕年轻群体渴望“体验式生活、个性化表达”,银发群体希望“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农村地区期盼“消费升级、服务提质”等诉求,提供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内容。发展首发经济,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等。
在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提质升级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到48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