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汉阳区琴断口街道汇福园社区

居民们都爱“家门口的成长乐园”

    我的社区我来“画”手工活动。

    居民们在社区一起观看九三大阅兵。

    小朋友们在社区上免费早教课。

    在汉阳区琴断口街道,有一个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成长乐园”的地方——汇福园社区。通过亲民化改造,这个社区从空间到服务焕然一新,成为孩子喜爱、老人常来、年轻人愿留的温馨家园。

    “这里不仅免费,环境还特别安静,我家宝宝每次来了都不想走!”一位经常带孩子来玩的宝妈笑着说。她所说的,正是汇福园社区一楼的亲子活动区。免费的海洋球池、适幼的滑滑梯、创意积木和海量绘本,让这个角落变成了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小天地。社区还通过“阵地换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早教机构,不定期举办绘本故事会、亲子音乐游戏、绘画教学等互动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也让家长安心带娃、轻松陪伴。

    居民王勇感慨:“我和爱人都是上班族,以前最怕放假孩子没人管。现在社区有了公益托管,还有手工、科普这些活动,连‘小小牙医’体验都有,孩子有兴趣,我们也放心。”社区利用二楼多功能活动室,聚焦双职工家庭“看护难”,以“安全+趣味”为特色,在暑期开设公益托管班,并联动江汉大学医学院、消防部门等开展实操课程与实景演练,累计服务超过200人次。

    对于社区的老人来说,这里同样是一个不愿离开的地方。年逾九旬的张强峰介绍:“我每天都来打乒乓球,这儿热闹,有伴儿!”由他牵头组织的“快乐乒乓”小组,日均服务超过30位老人,让活动室整天洋溢着活力与笑声。除此之外,社区还与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设立“健康问诊绿色通道”,每周安排医生坐诊,爱心商家“小魏快剪”每月定期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老人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温暖的一站式服务。

    年轻人也在汇福园找到了自己的空间。大学生黄宇琴几乎每周来自习室报到:“这里安静、有网、能充电,学习氛围好,预约也很方便。”社区还联合辖区企业举办“青创政策对接会”,邀请创业导师解读政策、对接资源,目前已帮助3名青年踏出创业第一步。

    居民们不仅是服务的享受者,更是社区的共建者。从最初提出建议、捐赠物资,到现在主动参与管理空间、策划活动,大家的角色不断进阶。热爱书法的吴时双、擅长声乐的詹永慧等人牵头组建“文化服务队”,每月定期组织活动;居民自愿成为“空间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与维护……这一切,让改造后的空间持续焕发活力,避免了“改完就闲置”的困境。

    社区改造的成功,还离不开资源联动的“双向共赢”。汇福园社区党委书记汪丽娜介绍,他们不只是请单位捐钱捐物,更推动“服务换服务”。比如市政三公司帮助翻新社区墙面,社区就为企业员工子女提供暑期托管;“小魏快剪”为老人义务理发,社区帮他们做宣传引流。“这样做,资源才能用活、用久,真正让居民得实惠、企业得认可、社区得服务。”

    如今的汇福园,不仅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颜值,更具备了温暖人心的软内涵。居民们在这里相遇、相伴、共同成长,每一张笑脸,都是社区亲民化改造的漂亮答卷。下一步,汇福园将继续推进“点位提效、服务提质”,让这个“家门口的成长乐园”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幸福驿站。

    ◎ 社区居民说

    楼栋长严顺英:社区现在改变真大,让我们这些老年人都感觉到了年轻的气息,自己也觉得很年轻有活力。我们老人爬楼难,通过找到社区的“茶几议事会”来解决我们这一单元加装电梯的问题,在这里议事感觉光荣和舒心,现在电梯也在施工了。

    宝妈况清:参与了社区亲民化改造意见征求议事会,我的想法被社区采纳了,现在社区改造好了,我总是带着孩子来社区,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早教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身边的朋友都羡慕我们社区呢!

    通讯员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