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

延续大院温情 筑牢“温暖共同体”

    幸福食堂菜肴丰富,满足老人饮食所需。

    社区为居民过集体生日。

    夏日送清凉,公益暖人心。

    “红烧鱼、红烧鸡块、土豆烧肉、地三鲜、清炒土豆丝、清炒莴笋、清炒苕尖……”近日,在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幸福食堂里香气扑鼻、人潮涌动,不少居民在家门口排队点餐。从“单位人”到“社区人”,呼唤新时代的“大院温情”。

    智苑社区是国有企业棚改还建社区,2017年12月建成交付,下辖1个小区,居民2604户。社区居民大多为原葛化集团、武汉化工二厂退休职工,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较多,65岁以上空巢老人、独居老人845户,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1人。他们曾是同事、邻里,有着“大院”人的互信互助、邻里相亲、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深厚情怀。

    如何创新治理模式,重新激活社区的情感纽带?智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筑牢大院温暖、构建熟人社区”为目标,探索出一条“红色引擎驱动、邻里情感维系、多元协同共治”的新路径,全力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活力的新时代“温暖共同体”。

    通过“需求精准摸排、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按需配送”,搭建“红色服务”精准化供给体系。精准画像,建立“民情档案”需求库,线上线下收集记录居民需求,收集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民情日记》。设立“书记信箱”,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分层分类”精细化建档,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区分,共性需求如小区停车、垃圾分类等,个性需求如独居老人需要送餐、双职工家庭需要托幼等。

    打造“15分钟红色服务圈”。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点半课堂、卫生服务站等资源,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党员志愿者组成“跑腿小分队”“维修突击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困难群体提供上门送餐、代买代办、免费维修等服务,让服务触手可及。按需配送,实施多元化暖心工程,“夕阳红”暖心工程,为高龄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设备。开展“党员送餐队”“银发手机课堂”“定期义诊义剪”等服务。“朝阳升”护苗工程,由党员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并开设兴趣班。链接社区合伙人,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党员议事厅”听民声解民忧。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组织居民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唠家常、提建议、定公约”。诸如“花园怎么建”“广场舞时间怎么定”等问题,都由居民自己商量着办。

    ◎ 社区居民说

    居民彭正先:我们智苑社区是一个环境优美、和谐的幸福大家庭,社区人行道宽敞整洁,供居民锻炼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备齐全。增设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幸福食堂,极大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感受最深的是,社区和居民群众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人人为创建一流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居民杨麦意:我们住了8年,社区变化挺大,各方面的变化都有。如今社区、物业对我们老年人的照顾关怀多。健康医疗等需求也逐步解决,省中医院距离我们也很近。

    居民罗安莉:退休快20年了,做了7年社区志愿者,参与小区巡逻、清洁家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两三年社区的变化更大,老年人活动中心,下棋、跳舞、手工活动、各种讲座丰富多彩,定期举办老人生日会。

    通讯员段维 陈琛 记者金雯

    图片由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