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后湖街道十大家社区党委书记 魏丹婷
【案例背景】
10月13日下午,江岸区后湖街道十大家社区内,一条曾经闲置、困扰居民多年的道路——十大家世纪城(南区)南门外道路,历经多方努力,终于正式建成通车。这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的贯通,更是社区治理脉络的一次成功疏通,是“堵心路”向“舒心路”的华丽转身,是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注脚,温暖了辖区居民的心。
【治理办法】
昔日“堵点”成“痛点”,民生难题待破解
时间回溯到道路通车之前,十大家世纪城小区的居民们谈及南门外的这条“断头路”,无不摇头叹息。由于南门道路不通,小区数千户居民只能从西门进出。每日清晨与黄昏,当城市脉搏随着通勤高峰剧烈跳动时,十大家社区的西门却陷入了周期性的“窒息”。私家车排起长龙,焦急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电动车在缝隙中穿梭,险象环生;上下班的居民、买菜的老人、上学放学的孩童会聚于此,在车流人海中艰难穿行。这种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让居民们苦不堪言。
然而,交通拥堵仅是表象之一。那条闲置的南门外道路,因长期缺乏有效管理,逐渐沦为社区“被遗忘的角落”。曾经规划中的坦途,被肆意生长的杂草侵占;部分公共区域甚至被个别居民“圈占”,开辟成了私家菜地。春夏时节,这里蚊蝇滋生,异味弥漫,与周边日益现代化的城市环境格格不入。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环境与整体面貌,更带来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社区虽多次联合街道、城管等部门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但往往清理过后不久,乱象便再次回潮。
党建引领聚合力,协商共治破坚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面对这一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后湖街道十大家社区党委主动担当,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社区深刻认识到,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桥梁纽带”功能,果断搭建议事协商平台。他们先后多次组织召集居民代表、开发商统建集团、十大家实业公司、祥亦云物业有限公司等相关方,坐下来、面对面,共同商讨道路修建的根本之策。会议上,居民代表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诉求和期盼;产权单位、开发商坦诚沟通,厘清责任与困难;物业公司积极建言,探讨后续管理维护方案。每一次协商,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沟通,都是共识的凝聚。
在后湖街道的大力推进与高位协调下,解决问题的路径逐渐清晰。经过多轮磋商与论证,最终明确由承担小区开发建设的统建集团履行主体责任,负责这条道路的主体修建工程。
多方联动齐攻坚,“堵心路”上开新篇
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十大家社区党委持续跟进,做好协调保障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承担主体修建任务的统建集团,展现出负责任企业的担当,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划进行施工,保证了道路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与此同时,社区共建共治的生动实践全面展开。十大家实业公司、祥亦云物业有限公司积极协助,在场地协调、居民沟通、施工配合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湖北银行武汉后湖支行、黄浦幼儿园等辖区单位,虽然不是道路建设的直接责任方,但也以不同方式关注和支持着这项民生工程,体现了属地单位的责任与情怀;恒林保洁公司提前介入,为道路建成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做好了准备;江岸区交通大队五中队则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导道路交通标识、标线的科学施划,确保通车后的交通秩序与安全。
【成效与启示】
这条路的贯通,疏通了社区的交通“微循环”,有效分流了西门压力,提升了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彻底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卫生,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品质和形象;消除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凝聚了社区的人心。
十大家社区“堵心路”变“舒心路”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基层治理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党委的主动作为、统筹协调,是破解难题的核心力量和根本保证。
二是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现代社区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激发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三是必须坚持民生导向。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汇聚民智,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四是必须坚持长效管理。道路建成通车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舒心路”长期畅通、整洁、安全,需要物业、居民以及相关部门的持续共同努力。
通讯员刘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