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玉泉社区毗邻光谷广场商圈,周边聚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交通便利,步行可达地铁11号线左岭站。辖区居民共3546户,常住人口4714人,流动人口2245人,其中18岁以内的青少年儿童占比达17.9%,是典型的复合型城市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成长需求日益多元化。作为基层治理单元,玉泉社区积极构建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激发儿童参与潜能的环境。
玉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爱萍介绍,玉泉社区以儿童友好理念为核心,立足社区人口结构与资源禀赋,探索从空间优化、服务升级到治理赋能的系统性实践,回应儿童成长需求,激活社区内生动力。社区构建“1+4+N”服务网络,通过搭建制度化平台、设计共赢机制,将多元主体纳入以“儿童友好、社区善治”为共同目标的生态网络。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让外部资源真正“沉下来、融进去、可持续”,形成“社区搭台、多方唱戏、共同受益”的治理共同体。
社区组建的“玉泉福娃观察团”成立儿童议事会,不同年龄段儿童代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讨论,如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活动主题选择等共计开展议事活动10次,儿童参与议事达200余人,并将合理意见纳入社区规划。
开展“童梦添绿 共筑花园”“福娃探楼行动”“童力焕新广场——地面彩绘”“变废为宝美化家园”等社区微更新项目,组织扮靓谷米河、环保宣传、助爱天使行动等志愿服务15次,在辖区家庭积极参与下,由辖区青少年儿童自主组队、制定方案并执行,社区提供安全支持与资源协助。
通过“儿童意见箱”、适配低龄儿童的图画式线上问卷等,累计向居民收集到65份问卷反馈、主题绘画等,收集儿童对社区设施如滑梯、步道的需求与建议,并公开反馈处理结果。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玉泉社区构建阶梯式成长路径。通过全面精准的需求调查,挖掘社区儿童、青少年群体深层次的发展需要,构建起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的全年龄、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成长体系。参与方案设计的左岭一初中学生吴泽睿直言:“以前觉得社区改造是大人的事,现在发现我们的创意也能变成现实!”
盘活闲置空间、融汇传统文化、贯通线上线下,构建内生动力的儿童友好生态网络。《社区环保手册》和“智能垃圾箱布点”等建议被陆续采纳实施,治理成果激励更多参与者加入行动,体现“实践—治理”的闭环反哺。
◎ 社区居民说
居民向三多:以前总担心孩子一放假就抱着电子产品玩,自从社区开了周末成长空间,孩子每周六都主动盼着去——上午跟着大学生志愿者读故事、聊书中的道理,回来还会跟我们分享学到的知识;下午去学书法,现在不仅坐姿、握笔姿势规范了,写出来的字也越来越工整。我们打心底里感谢社区为孩子们办了这么实在的好事!
居民姜珊妮:我们社区最可贵的就是人情味。志愿者的榜样力量和长者的言传身教,点燃孩子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这种大家庭般的互助氛围,让我们做家长的既感激又踏实。
9岁小学生齐芯潼: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读故事、聊感受,我现在每天都要读半小时书!刘和平爷爷也特别有耐心,现在我不仅能写出工整的笔画,还知道“字如其人”的道理呢!
图文/通讯员段维 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