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创意作业让语文课更有趣

中学生画出文学大咖的“朋友圈”

    天门墩中学学生创作的“大咖”朋友圈。

    记者刘嘉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施康英)假如曹操、李白、鲁迅、史铁生等“大咖”有朋友圈,他们会发些什么?刚刚过去的周末,武汉市天门墩中学七年级学生完成了一项特别的语文作业:帮文学“大咖”、课文中的人物发一条“朋友圈”。

    “李白:哎,我的好友王昌龄被贬谪了,真替他伤心,让我作诗一首!”“苏轼:今天吃了东坡肉,绝美!”“史铁生:自从我腿残疾后,家人们都很忌讳提起,只有余华喊我去踢球……”10月20日,学校一楼走廊,同学们的创作被展示了出来。记者看到,“大咖”们的朋友圈图文并茂,内容风趣幽默,背景、头像、签名、留言互动等元素一应俱全。围观的学生手拿红心贴纸,给喜欢的朋友圈点赞。

    帮“大咖”发一条朋友圈,同学们花了不少心思。在七(1)班韩珞灵笔下,李白的朋友圈是一张巨大“哭脸”照片。

    “大家印象中的李白浪漫潇洒,但读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觉得他很关心朋友,是很重视友情的人。”韩珞灵说,她希望通过这条朋友圈,把李白细腻的一面展示出来。

    为了让朋友圈更贴合“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特点,七(3)班宋妙涵特意上网搜索资料,阅读了课本外的相关作品。

    “马致远曾急切地追求功名,所以我给他设计了‘咸鱼什么时候才能翻身’的背景图。”宋妙涵笑着说,马致远的作品很有影响力,放到今天,一定有大批“粉丝”。于是,她在留言区设计了“马致远粉丝团”的夸奖。“这样的作业挺有趣的,好像让我和元代的‘秋思之祖’来了场隔空对话,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立体生动。”宋妙涵说。

    武汉市天门墩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七年级组长黄倩介绍,在教学中,她发现孩子们对社交媒体、短视频、电子游戏的兴趣很大,但沉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却很少。于是,她设计了“我的朋友圈”这项特别的语文作业,希望能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感受文学作品魅力,积累文学常识。

    200多份作业收上来后,黄倩边看边笑。她从这些作业中看到了孩子们的阳光、乐观。如鲁迅的朋友圈里,鲁迅的名字叫“我不姓鲁”;曹操的留言区里,有典韦、夏侯惇等人的恭维;冯骥才“秀出”的珍珠鸟,被开玩笑地称作“珍珠吵”。

    她同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学生画了老舍的朋友圈,画面中是带着暖意的济南冬景。我想他一定是认真阅读、反复体会《济南的冬天》后才完成的作品。”

    “后期,我们还将继续设计类似有趣的实践作业,带着学生在动手实践、思考交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拥抱美好生活。”黄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