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调剂技能大赛决赛现场,选手调剂中药。
桂枝汤为什么能外调营卫,内调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肝脏病治疗中有何指导意义?9月14日,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武汉市中医医院承办的2024年武汉中医药系列大赛决赛,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精彩落幕。来自全市各区、各市属医疗机构的杏林青年们秀绝活、展风采,展示了武汉中医药青年力量。
同台竞技
尽显中医经典条文魅力
在中医经典大赛决赛中,根据《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大中医经典原文选段,设置问答、抢答等环节,展现选手们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桂枝汤又被称为‘群方之祖’,是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功效主要是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其中,桂枝有温经散寒作用,芍药可养血敛阴,两者合用可帮助调节气血,从而达到健脾胃的目的……”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的选手、肾病科医生周磊对桂枝汤进行了全面分析,引发台下热烈掌声。
经典大赛现场还有观众互动环节。“下列证候,是阳明腑证所共有的是什么?”“不大便”,观众热情高涨,对答如流,展现了对中医药经典浓厚的兴趣。
作为比赛评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平教授对选手们的亮眼表现给出高度评价:“大家对经典的学习功底扎实,对于常见条文和一些相对冷门的条文,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王平说,中医经典是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医学瑰宝,历久弥新,对于解决“背寒如掌大”这类现代临床仍难解决的问题,中医经典有独到的思考与疗法。他勉励选手们继续加强对经典的学习,背熟经典,理解经典,读好经典,做好临床。
以赛促学
培育优秀中医药从业者
“患者颈椎酸痛,中医诊断为颈痛病,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颈型颈椎病。取风池穴,先进行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着力于穴位上,沉肩坠肘垂肘,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
在中医适宜技术大赛决赛中,硚口区卫健局代表队选手、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谭俊华展示了推拿技巧与操作规范。今年29岁的他在社区工作近5年,为不少中风偏瘫、脑梗后遗症和小儿脊柱侧弯的患者进行治疗。工作之余,谭俊华还和同事相互“切磋”,不断精进推拿技巧,他的患者回头率达90%以上。“掌握好中医适宜技术,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更好地维护群众健康。”谭俊华说。
在中药调剂技能大赛决赛中,面对小茴香、肉豆蔻、牡蛎等10味中药饮片,选手通过观察、触摸、鼻嗅等方式辨别,在表格上一一写清名字、用药部位、鉴别要点、功效等;在中医养生功法大赛决赛中,选手身段挺拔,动作刚柔并济,一招一式尽显中医养生功法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市各区、各市属医疗机构的98支队伍334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有22支参赛队伍入围决赛,包括10支中医适宜技术大赛代表队(其中三级医疗机构代表队5支,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代表队5支)、6支中医经典大赛代表队和6支中药调剂技能代表队,加上23支养生功法参赛队伍,决赛队伍一共有45支。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着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慢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她希望,通过中医药系列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用,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育新时代中医药领域优秀人才,不断推动武汉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薄云娜 陈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