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AI加持下的自习室似乎正在成为一门火热的生意。其核心是AI算法和大模型加持的学习机,以及学习机上的智能助学系统,辅以线下督学、托管等服务。
在AI伴学的质量还未与用户需求对齐的时候,AI的潜在问题已经显现。
行业规范的缺失是AI伴学系统质量参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AI大模型出错的概率很难量化。多位受访专家提到,用于教育的AI大模型应是垂直领域内质量最高的,但仍和ChatGPT类似,无法彻底杜绝“AI幻觉”。
另一方面,AI助学是否能达到育人的目标,还有待商榷。首届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教授黄昌勤强调,育人不仅关乎知识技能,还关乎孩子的创新能力、思维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种忧虑是,学生太早接触或泛用教育智能,将失去思考探究的欲望,习惯性接受AI提供的便利,造成其学习、创新能力受损。目前这仍是AI伴学的待解之问。已有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在长时间接触AI学习机后,不仅视力下降,还出现了孤僻、社交能力变弱等问题。
某品牌AI自习室联合创始人、CEO周伟表示,AI伴学急需一个规范的市场,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他建议,所有经营教育智能硬件和软件的企业都必须具备相关教育资质。据查询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发现,全国目前有39家机构获得了线上学科类培训资质。而走访的多家AI自习室门店都不具备该资质。“未来,监管要解决模型与技术标准、育人理念以及市场运营等多方面的规范化问题,需要软件工程师、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建立省市级联合部门进行专项监管。在模型投入使用之前,还需进行一定规模的效能测试和循证,取得第三方机构资质认证。”黄昌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