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救死扶伤”誓言

“00后”医学生赴汉捐髓救人

武汉晚报 2024年12月11日

    捐献前小郭配合打动员剂。

    武汉晚报讯(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我们很不幸,但又是幸运的。在几十万分之一里遇到了好心和勇敢的你,因为您的无私,让她有了重生的机会和美好的未来……”12月10日上午,经历四个半小时的采集,来自湖北某高校的“00后”医学生小郭为一位素未谋面的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结束出病房时,小郭收到来自受捐者家属写的感谢信。

    “捐献成功,内心很有成就感。”小郭说,“看到这封感谢信时,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尽自己所能让他人生命得以延续,这是目前为止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刚入学时,我就加入了学校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成为一名志愿者。”小郭说,2022年,红十字会来学校做造血干细胞的入库宣传时,小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性。没有犹豫,他当即留存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作为医学生和志愿者,小郭深知,配型成功概率很低,多一个志愿者就多一个匹配成功的机会。

    今年9月,小郭接到荆门市红十字会电话,对方告知他留存在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如果愿意,可以再一次进行高配,如果所有项目吻合,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小郭说那一刻既激动又害怕:一方面是明白低配成功已非常不易;另一方面又怕后面的程序不符合要求,不能真正帮助别人。

    除了内心的担忧,小郭还有顾虑。因为是在校学生,后面还有一系列配合的过程,需要随时向院系老师请假。如何打消顾虑?小郭首先给父母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解释其科学性,让他们明白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后,父母很支持,院系老师也非常理解。

    今年10月,小郭在荆门市人民医院完成血样采集,为造血干细胞高配做准备。然而,由于受捐者身体原因,直到11月才收到高配成功的通知,下一步是到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就可以进入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程序了。“在这期间,一直担心是不是匹配不成功。”小郭说,在收到通知后,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下去了。

    12月5日,小郭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办理入院手续,10日开始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谈及整个过程,小郭说虽然会有轻微不良反应,但都是可控的,过程很平稳。

    “我是一名医学生,我时刻记得刚入学时全校新生一起宣誓的《中国医学生誓言》。在我被医学院录取的那一刻,我的生命便与‘救死扶伤’这四个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小郭说,他呼吁大家能对捐髓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期待更多人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团队,挽救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