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临,如何顺应天时养生?

中医提醒:这些禁忌操作务必避免
武汉晚报 2024年12月23日

    周小莉。

    12月21日是冬至,俗话说“冬至逢壬数九”,标志着大部分地区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湖北地区有新一股冷空气来袭,气温将明显下降,部分地区迎来雨雪。这种天气下人体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使得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肌梗死、脑梗等突发疾病的风险,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也提高了。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周小莉主任特别提醒大家,在这样的时节,有几件事最好避免,同时为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以养护身心。

    不要早起激烈运动

    冬至后,天寒地冻,早晨气温更低。此时进行激烈的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过度消耗能量,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此时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比起早上到寒冷的户外运动,周小莉推荐醒来后在温暖室内“搓后腰”:腰部作为人体重要的阳气汇聚之地,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命门穴、肾俞穴等,搓腰可以帮助温煦阳气,散寒通络,增强肾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端坐在凳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将两手掌对搓数十次,待发热后,紧按两侧腰眼处,稍停几秒钟然后两手掌顺着腰椎两旁,上下用力搓动,向下搓到尾骨下的长强穴处,向上搓到两臂后肘尽处,时长约五分钟。在进行搓腰时,应保持动作的柔和与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损伤。

    不要忽略血压监测

    周小莉提醒,很多心脑血管患者进入冬季后,很多人继续使用夏季的降压药处方,同时忽略血压监测和复诊,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患。寒冷天气导致血管收缩,早晚血压波动与夏季不同,夏季的处方可能无法有效应对当前血压,甚至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建议每天定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按时服药,还有一些穴位按摩可用于日常保养:

    角孙穴:位置在头部,耳朵尖上方一指的地方。用四个手指固定头部,用拇指从前往后推角孙穴,左右各10次,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枕骨下缘,两侧凹陷处。双手大拇指按压风池穴,沿顺时针方向重按轻移,每次约20秒,反复20次。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用食指或拇指轻轻按压百会穴,力度适中,按摩5分钟左右。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穴位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按摩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对于孕产妇和体弱者,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

    不要吃太生冷油腻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很多人觉得饺子还不够,再配上一瓶冰可乐、一把烤串,美滋滋。但周小莉提醒,当前的天气吃生冷食物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吃油腻食物易导致内热积聚,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下降,甚至引发疾病。建议冬至后的饮食以“温补”为主:

    香软的炖肉:当归炖羊肉是冬季滋补佳品,有温中补血、补肾壮阳、暖胃驱寒的功效。当归45g、生姜80g、羊肉250g,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枸杞和香料等,慢炖直到羊肉熟烂。

    滋润的汤品:天冷家里的暖气和空调,身体容易因干燥而感到不适,银耳雪梨百合羹滋阴润肺、清热润燥,最适合不过。银耳16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红枣4颗,水开后慢炖30分钟即可。

    温暖的橘子:常温的橘子太冷,可用来烤一烤,烤橘子时橘皮中的辛温成分会渗透到橘肉中,不仅中和了橘肉的凉性,还把散寒、化痰的效果带进去。周小莉提醒橘子表面的“白色丝丝”是橘络,可不要丢掉,橘络能疏通经络,有助于气血流通,记得一起吃掉。

    周小莉主任强调,冬至养生,重在“藏精养气”,应顺应天时,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结合中医药特色进行调理,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记者张金玉 通讯员胡梦 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