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邻里纠纷,创建“微夕阳”志愿团队

“爱管闲事”的退役老兵成社区守护者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10日

    乔恩明(右)和社区红心议事会一起建设小区“悦邻角”。

    “红心微夕阳”团队看望老人,乔恩明(左二)关心老人的身体情况。

    在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张家墩社区海昌天澜小区,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绕着黄塘湖健步如飞。他时而驻足观察水面动静,时而弯腰捡起路边垃圾,古铜色的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这位被居民亲切称为“乔将军”的65岁老人,正是退役军官乔恩明。从军27年的他,把军营作风带进社区,用“爱管闲事”的热忱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黄塘湖畔的“安全哨兵”

    2016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乔恩明在例行巡湖时发现一名女孩蜷缩在岸边哭泣。感觉到不对劲,他立即上前:“丫头,工作不顺心咱再找,这湖风凉,咱坐着聊聊?”原来女孩因求职屡屡碰壁,产生轻生念头。老乔当即拨通战友电话:“我这儿有个踏实孩子,你那岗位给个面试机会呗?”此后半个月,他每天跟进情况,直到女孩在吴家山某企业稳定就业才放心。

    这次经历让乔恩明把巡湖升级为“生命守护行动”。每天5公里的环湖步道上,他练就了“火眼金睛”:发现神情恍惚的独坐者就主动攀谈,见到嬉戏打闹的孩子必提醒远离深水区。他被居民誉为“黄塘湖守护者”。如今,他还计划推动社区安装湖边防溺水警报器。

    “三步调解法”化解纠纷

    去年夏天,两户居民因晾衣滴水产生冲突,眼看就要拳脚相向。乔恩明一声大喝镇住全场,随即递上凉茶让双方降火,最后分析利害关系,找出利益平衡点将矛盾轻松化解。他将这一处理方法归纳为“三步调解法”:“先声夺人”吼一嗓子震慑住冲突双方,“递杯茶水”浇灭双方火气,“算一个账”找出双方利益平衡点。

    在乔恩明的带动下,社区组建起以退伍老兵为主的“五老智囊团”,将部队的“诸葛亮会”变成社区议事平台,大雪天铲出三条应急通道的是他们,给花坛加装防爬刺的是他们,连垃圾分类点的“军绿色遮阳棚”都透着军营作风。

    走进张家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悬挂的《小区非机动车停放作战图》格外醒目。这张用红蓝铅笔标注12个停车区、3条应急通道的示意图,正是乔恩明带着卷尺实地丈量三天后的成果。社区书记郭媛介绍:“老乔的方案总带着军营的利落劲儿。”

    守好社区这个“家”

    “别叫我乔将军,叫老乔!”每当居民表达感谢,乔恩明总是摆摆手。但这位低调的老人却悄然带起一支“红心微夕阳”团队,专门结对帮扶独居、空巢老人。乔恩明说:“我们这些55岁到65岁的‘年轻’老人,正是社区服务的生力军。”他们不仅定期上门维修家电,还教会独居、空巢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与外地子女视频。在他们的感召下,曾经的受助者纷纷成为助人者。

    夕阳下的黄塘湖泛起粼粼波光,乔恩明的巡湖队伍里多了蹦跳的孩童。有人问他为何退休后比上班还忙,他掏出退伍证轻抚:“部队教我保家卫国,现在要守好社区这个‘小家’。”他的“闲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待办事项:协调物业增设无障碍通道、筹备青少年国防教育课、为湖边步道争取太阳能路灯……

    从保家卫国的“迷彩绿”到服务邻里的“志愿红”,乔恩明用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誓言。正如他常说的:“军人的站岗永不落幕,只是阵地换成了群众需要的地方。”在这位老兵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社区共建的队伍,让平凡的生活闪烁出不平凡的光芒。

    通讯员陈丹 实习生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