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20余专家接力斩断巨瘤

成功挽回西安中年女子的生命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03日

    汪宏波教授(右一)带领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手术。

    13年前小到曾被忽视的子宫肌瘤,13年后“疯狂”攀爬,经由腹腔到胸腔,进到静脉血管,像一条“巨蟒”爬进右心房。近日,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汪宏波教授牵头下腔静脉肿瘤MDT团队,联合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放射科、麻醉科、ICU、输血科、手术室、感染科、临床营养科等10多个学科、20多位专家,耗时9小时,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成功挽回西安中年女子的生命。

    子宫肌瘤13年长成“巨蟒”

    从腹腔向上攀爬钻入心脏

    54岁的康女士家住西安,13年前因腹部疼痛查出瘤体,但因瘤体较小,当时并未明确诊断和治疗。13年后,她发现下肢经常肿胀且出现溃烂,多次用药未见好转,经国内多家大医院检查发现巨大肿瘤,但均被告知“风险太高”婉拒手术。

    7月23日,康女士慕名找到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分会副主委、武汉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汪宏波教授,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经详细检查发现,13年来,该肿瘤从右侧髂静脉侵犯到血管平滑肌,沿着下腔静脉“野蛮生长”,占据了整个下腔静脉,向上侵入到右心房内,甚至还在心腔内摆动。

    “若不及时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因肿瘤堵塞心脏瓣膜而猝死。”汪宏波教授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下腔静脉肿瘤MDT团队,由血管外科杨超教授收入院。

    入院后继续完善相关检查,杨超教授发现患者的肺动脉出现多发栓塞,下腔静脉多处被血栓填满,而血栓一旦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将引起致命的肺动脉栓塞。但是,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已经没有空间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必须抢在发生大面积肺栓塞之前切除肿瘤。

    20余位专家接力奋战9小时

    切除长达1米的巨大肿瘤

    术前,下腔静脉肿瘤MDT团队组织院内多位资深专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肿瘤生长时间极长,累及范围巨大,手术范围涉及整个盆腔、腹腔以及心脏,创伤非常大,需提前做好一切应急预案。

    8月7日上午,一场多学科生命接力就此展开。

    由麻醉科和手术室团队安全护航,妇科汪宏波教授团队开启“第一棒”——切除腹腔肿瘤。团队开腹时发现盆腔已完全被肿瘤占满。专家们一鼓作气切除肿瘤,术中重点避开双侧输尿管,最大程度保障后续手术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紧接着,接力棒交到血管外科杨超教授团队和泌尿外科蒋国松教授团队手中。他们仔细分离残余肿瘤组织,并沿着肿瘤生长的方向,一路将缠绕下腔静脉的肿瘤分离并切除。

    随后,心脏大血管外科陈思教授团队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切除了右心房内肿瘤组织。

    “最后一棒”交给了血管外科。杨超教授带领团队李沁、滕云飞、齐晓宇医生,剖开患者的下腔静脉,小心翼翼地将瘤体与血管壁分离。

    总耗时近9小时,多学科专家团队无缝对接,最终将这条长约1米的巨大肿瘤完整切除。

    手术成功后,患者立即转入心外科ICU治疗。

    术后康复意味着新的闯关

    每日严密监测直至平安出院

    手术结束只是第一关,术后康复将继续闯关。多学科团队和心外ICU每日定期监测,医护人员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于术后第1天即拔除气管插管,实现自主呼吸;术后第5天,患者病情平稳,转到血管外科普通病房;至术后20余天,患者终于闯过“感染关”,平安出院。

    “13年前家境困难,顾不上为母亲治病,是你们给了我的母亲第二次生命。”8月28日出院之际,康女士的子女向协和医院多学科团队送上锦旗致以敬意。

    “小小肌瘤肆意侵犯下腔静脉,并疯狂向上生长,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汪宏波教授介绍,医院2023年组建下腔静脉肿瘤MDT团队,目前已完成该类手术3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他提醒,子宫平滑肌瘤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可达20%~30%,一旦发现应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

    记者罗兰 通讯员陈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