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主桂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志愿小队。

邵主桂每天都会为保护村湾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一次遇险获救,新洲区旧街街道清水塘村村民邵主桂充满感激,没有儿女的他决定将资产回馈社会,个人出资改造公厕、给村民分鱼、铺设水泥路……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主桂志愿服务队”已活跃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
感念救命之恩
回报社会
今年76岁的邵主桂一辈子没有结婚,无儿无女,是个热心快肠的人,曾救过落水儿童的命。
2019年,邵主桂在一次义务管护村级风景树时,发现树上有一个马蜂窝,担心危及村民安全,一竹竿子捅下去,马蜂窝掉了,但马蜂对他不依不饶,在他全身上下蜇了20多处。紧急送医到街卫生所,但卫生所医疗条件不足,无法处理。在这生死一线之间,村支书立刻决定将他送到新洲区人民医院救治,邵主桂才幸免于难。自此以后,他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邵主桂主要靠每月1777元的五保金生活,尽管收入不多,他却将有限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并多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
个人出资
改造两座公厕
2019年,清水塘村开展家园建设,南北2个公厕改造因资金限制搁置。邵主桂获知此事后,主动请缨,将打工积攒的养老金12万余元全部捐了出来。不仅如此,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开始工作。拆墙搬砖、挖基驳岸,还自掏腰包请专业挖机进行深坑挖土作业。争天时、抢工期、赶进度,历时25天,将2个全新公厕打造得干净亮堂。公厕不仅解决了村民卫生如厕的问题,也给来村的游客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全村的美誉度,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贡献。
公厕建成后,村支书选派保洁员付费清扫,却被邵主桂直言拒绝。他说:“我这把老骨头都是共产党给的,保洁工作就由我一个人做算了,除非我做不动了。”这一做,就是6年。无论风霜雨雪他从不间断、从不停歇。他不光不要一分钱的报酬,还自备扫帚、拖把,自费修理水管龙头等易损件。
50余人加入
“主桂志愿服务队”
邵主桂的善举远不止于公厕改造。近年来,他将一口废弃的鱼塘一铁锹一铁锹挖出来,买鱼苗喂养,每年年底免费给村民分鱼。2024年,他自费2万多元义务帮助村里几十亩旱地安装喷灌,亲自挖沟渠、买水管,从山上引水灌溉。2025年,他又自费2000多元,将村里一条石头路铺成了水泥路。这些善举,村民们感激不尽,生怕他累坏了身体,都劝他不要太操心劳作。
邵主桂把爱都无私奉献给了他人,对自己却吝啬得很。他吃的是最朴素的农家饭,穿的是几十年未换的旧衣服,用的是农耕时代的老式农具。自家1998年盖的自住房既没装修又没有像样的家电,破旧的桌椅、简单的木板床,无声诉说着他的朴实无华。
村民李婆婆说:“别看邵爹爹身体不灵便,耳朵也不灵光,但他把为乡邻服务当积德的善事来做。”提起邵主桂,村里人无不对他满口夸赞、肃然起敬。
如今,清水塘村成立了“主桂志愿服务队”,带动本村乃至周边村志愿者50余人纷纷加入,以“我奉献我快乐”为理念,传递乡邻之间的友善与关怀,让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新洲传递。
通讯员吴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