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妮为一名肺病患者进行灌洗治疗。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56岁的陈师傅因“流感”入院,武汉市肺科医院专家却从其右肺拖出“一棵树”。病理检查明确病因,这些树状坏死物为烟曲霉菌感染所致。经过针对性治疗,陈师傅昨日康复出院。
陈师傅持续咳嗽一周,以为感染了流感,对症治疗却不见好转。上周,陈师傅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一病区周小妮主任通过CT发现,患者右肺中叶萎缩,肺叶上的支气管全部堵死,陈师傅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周小妮通过进一步的气管镜检查,从陈师傅右肺中叶完整地拖出了树状白色坏死物。此外,患者右下肺、左上肺、左下肺也同样发现了类似树状坏死物。病理检查发现,这些坏死物是感染烟曲霉菌及结核菌产生的纤维干酪样物质。
如此大规模的树状坏死物填塞支气管,且混合了真菌和结核感染,在临床上实属罕见。随着医生操作气管镜陆续清除坏死物。陈师傅的右肺渐渐舒展,恢复了肺功能。接着,医务人员反复6次为其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和支气管内注药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陈师傅的曲霉菌感染等指标转阴,病情痊愈。
专家介绍,长期处于潮湿、阴暗且通风不良的环境,如地下室、仓库等,容易接触到烟曲霉菌孢子。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无法有效抵御烟曲霉菌入侵。另外,肺部结构受损,如患有肺炎、肺气肿等疾病或做过肺部手术,都可能为烟曲霉菌提供感染的机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等基础病会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