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陪老伴去菜场买菜。出门前她列出购物清单:糖醋红烧鲫鱼、瘦肉丝青辣椒、腊香肠、新鲜瘦猪肉、冬瓜、皮蛋、豆腐、香葱,还要做肉丝豆腐皮蛋冬瓜汤。老伴说:“腊香肠不用买了,冰箱里还有。”
菜市场里,翡翠般的青椒、紫得发亮的茄子、鲜红的西红柿堆成彩虹,摊贩的吆喝声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生活交响曲。卖菜摊主热情招揽:“今早新到的青辣椒,油亮脆生,辣得够味!”卖肉摊主则强调:“鲜肉现宰,不注水不隔夜!”水产区活鱼在盆中翻腾,银鳞跃起,水珠在阳光下划出弧线。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清香与鱼腥的鲜活,每一棵菜都沾着露水的重量。
老伴径直走向菜摊,目光落在塑料筐里的青辣椒上。摊主见状,主动搭话:“阿姨,来点青辣椒吗?今早刚到的,新鲜脆嫩,辣味正合适!”
她又轻车熟路地走向肉摊。她对摊主说:“要一点纯瘦肉!”摊主应声“好嘞”,一坨纯瘦肉从前胛瘠骨上落下。
买完瘦肉,老伴又带我溜达到水产区。摊主得知我们要买鲫鱼,便笑眯眯地说:“您看这活蹦乱跳的鲫鱼多新鲜,鲜嫩的鱼肉入口即化,不论是红烧还是清炖,保证让您回味无穷!”妻子凑近看了看,满意地说:“这鱼真新鲜,就选两条吧。”我掏出手机要付钱,她还不忘叮嘱:“只买两条小一点的,大的多了吃不完就不鲜了。”
老伴又带我来到豆腐摊,买了一块白嫩的豆腐,接着在相邻的摊位挑了块鲜嫩冬瓜、四个松花皮鸭蛋,还买了十来根香葱。
我站在她身侧,目光掠过她挑选蔬菜的侧影,忽然忆起从前独自买菜时的匆忙模样。如今两人并肩漫步,在摊位间流连,连带着周遭的喧闹声都浸透了暖意。菜市场里,每一笔交易都裹挟着人情味——摊主熟稔的招呼、零钱交付时的指尖触碰,琐碎细节里淌着人与人之间的温热。
我提着菜往家走,手中的袋子沉甸甸的,但心里格外轻松。油亮的辣椒如涂釉般光滑,柔软的豆腐颤巍巍的,椭圆形的皮蛋透着大理石纹路,淡粉色的瘦肉泛着诱人光泽,偶尔还能看见鲫鱼在袋子里甩尾——每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滋味。
回去的路上,老伴开始规划午餐菜单:“瘦肉切丝、冬瓜切片、香葱切丁、皮蛋剥壳,先烧个瘦肉冬瓜皮蛋豆腐;青辣椒配瘦肉丝快炒,爽口又下饭;腊香肠蒸熟切片;最后做个糖醋红烧鲫鱼。”
生活中最珍贵的滋味,往往藏在看似普通的日常里:有人陪你逛菜场,记得你爱吃的菜,愿意为你做一顿用心的午饭。这才是真正有滋有味的生活。
作者:许梅坤(71岁)
江岸区二七街道操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