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双牌桐子坳古银杏群。
国家林草局供图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内的古树。
解州关帝庙文保所供图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漫步公园、攀登名山时,看到一棵十分粗壮或是形态奇特的树,走近一看,上面挂着一块牌,写着“一级古树,树龄已有上千年”,一边惊叹、一边好奇,它如何能屹立千年?它见过哪些故事?
本周,正值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9月29日,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州启动。
今年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全国古树名木地图(“遇见古树”小程序)等。
【发布】
我国现已启动第三次
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我国现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将进一步摸清资源分布、生长状况、保护管理和历史人文等情况,形成全面、准确的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数据库,为科学、精准、依法保护管理古树名木奠定基础。
古树名木,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承载着乡愁情思,被誉为“绿色的国宝”和“有生命的文物”。
目前,我国现存古树名木约508.19万株。“十四五”期间,国家林草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持续推进古树名木规范化、精细化、协同化、社会化保护管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古树名木保护之路。
搭建全面系统的保护制度框架,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18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修订完善普查、鉴定、管护等技术规范,在四川剑阁、陕西黄陵、湖南双牌、浙江柯桥4县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试点。
构建智慧精准的保护管理模式,基本摸清资源底数,开发上线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初步将每一株古树名木落到图上。
抢救复壮了一批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联合国家文物局统筹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文物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
他们花十年数清中国的树木 约1426亿棵,相当于人均百棵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棵树吗?
近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对全国树木数量进行测算,历时10年绘制出中国首张“树密度地图”。截至2020年,中国树木总数为1426亿±3.5亿棵,相当于实现“人均百树”。
这些树是怎么数出来的
中国这么大,这么多的树,是怎么“数”出来的呢?这个过程可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
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抽样,选取了超7.6万个样方,通过实地调查样方,估算出全国树木总量。
这7万多个样方,科研团队走了个遍,前后花了10年左右时间,采集了400多TB数据。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张照片按5M大小算,400TB相当于8000多万张照片的体量。
采集这么多数据,光靠肉眼和纸笔记录肯定做不到,通过给树林做“CT扫描”才得到的记录:一个靠无人机上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每秒可发射出上百万个激光脉冲,而且可旋转,能多角度采集数据,还有相机拍摄照片、视频等数据,与激光数据互为补充;另一个靠手持设备,可同步采集激光和影像数据,在林下随走随拍。
天上的“眼睛”俯瞰,随身携带的“眼睛”平视和仰视,这样一来,一片树林的全景图很快就绘制出来了。
再通过AI算法解读上面说的CT扫描片,形成树密度地图等,这样就把树的数量数清楚了。
四川树木数量居全国之首
根据调查估计,截至2020年,中国大约有1426亿棵树,中国人均拥有约100棵树。
从植被类型看,寒温带针叶林植被区以约720棵/公顷的树密度,贡献了全国超六成的树木(约879亿棵);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树木密度最高,约989棵/公顷。
从地理区域看,西南地区树木最多,约360亿棵;东北、东南、西南地区的树木数量和密度,显著高于北方和西北地区。
从流域看,长江流域以约496亿棵树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东南诸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珠江流域与松辽流域等,均有超100亿棵树。
从省域看,四川、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树木数量均超过100亿棵,占全国树木总量的32%。其中,四川树木数量居全国之首。在人均数量上,西藏位列第一,人均拥有近2000棵树。
5棵5000岁古树在哪儿
管理保护古树名木,既要“心中有树”,更要“心中有数”。
根据第二次全国资源普查,我国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古树有5株。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云南,超过100万株,陕西、河南、河北超过50万株。
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消息,这5株5000年以上古树均在陕西省,包括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以及距离黄陵县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古柏、商洛市洛南县的页山大古柏。
如何测得树龄在5000年以上?据黄帝陵管理局护林负责人李小军介绍,古树树龄检测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史料、地方志记载和当地人口口相传;二是根据生长环境和树的高度、粗壮程度等进行估测;三是通过年轮等科学方法精确检测。“黄帝手植柏5000多年的树龄,在当地县志以及轩辕庙古石碑上均有记载。”
十年“数”树有啥意义
其一,树的数量和密度是生态系统质量的晴雨表,一个地方生态好,树的密度就会高一点。反之亦然。
其二,现在全球都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课题。
摸清树木家底十分重要。可以为更高质量地种树提供数据支撑,比如,在哪里种树,种什么类型的树,种多少棵树等。
2024年,我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国土绿化面积超1亿亩。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21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
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国绿色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