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武汉基层中医师浮针绝活美誉传到海外

美国涂鸦师从非洲打“飞的”到汉扎浮针

    6月28日,诺先生在首次接受浮针治疗后给路志术(左)点赞。

    武汉晚报讯 “中国浮针很神奇,扎了两次就解决了早上起来背痛的问题,现在背部疼痛好多了,这次来得很值。”7月7日,做完两次浮针治疗的美国涂鸦艺术家诺先生,在背部疼痛减轻后与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路志术道别,携家人前往成都旅游。

    6月28日上午,诺先生因肩背疼痛久治不愈,与妻子周琳婕特意从塞内加尔打“飞的”到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路志术,想通过浮针治疗背部疼痛。20余分钟的浮针治疗结束后,诺先生边整理衣服边露出爽朗笑容,右手竖起大拇指说背部感觉很舒服。四天后,诺先生在第二次扎浮针时把母亲也带来尝试浮针治疗。

    今年40岁的诺先生出生于美国,在泰国是小有名气的涂鸦艺术家,和武汉人周琳婕在泰国某画廊相识。因艺术结缘的两人于2012年在泰国曼谷成婚。三年前因诺先生工作发展需要,两人搬至塞内加尔定居。

    “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分享大武汉客户端报道的浮针大咖路志术,多方了解后决定启程亲自试试效果。”6月28日,从未接受过中医治疗的诺先生走进路志术的诊室,路志术示意请他坐在椅子上。路志术先走到诺先生的身后,左手扶住他的肩膀,右手先用大拇指按压,再用三根手指从上往下点按着诺先生的背部,仅按压6秒后,路志术说:“他这是有肌筋膜炎,中医称肌肉劳损,用浮针松下肌肉就好了。”旁边的妻子不太会翻译“肌筋膜炎”,赶紧拿出手机翻译器,输入后给诺先生看。路志术接着从不同点位按压背部十余处后,说:“这里有棘上韧带损伤,用浮针治疗试试看。”接着,路志术坐回凳子上,对诺先生观舌、诊脉并询问日常健康状况后,才开始行浮针治疗。

    初见小小针头,诺先生有些许紧张。进针时,路志术请他咳嗽两声,在咳嗽声中,路志术按压针具,将针瞬间扎进诺先生背部,他能感觉有针进入体内在动,但并未感觉不适。路志术说:“放轻松,浮针就是通过大面积的扫散来松解肌肉,疏通血流,从而治疗疼痛。”

    仅1分多钟的浮针扫散后,诺先生的紧张明显缓解,回头对着路志术微笑着说感觉很好。浮针治疗4分钟后,妻子周琳婕用手触摸丈夫的背部,她说:“浮针扫散附近的地方,用手触能明显感觉到肌肉松了。”诺先生也对妻子说很舒服,感觉放松了,像在做泰式按摩。

    通过20余分钟的浮针治疗,诺先生感觉背部疼痛感明显减轻,边穿衣服边对路志术竖起大拇指,还主动要求与路志术合影。路志术问:“过两天还来不来继续扎一针?”诺先生连连点头说当然。治疗四天后,诺先生把腰痛且下肢水肿的母亲带到路志术的诊室寻求浮针治疗,全家老小都要跟路志术合影,夸赞他“医生技术高超,浮针也确实神奇,回国后一定会大力推广”。

    自5月13日本报报道《路志术:潜身基层医院的80后浮针大咖 专攻11年获三段段位 多位大医院医生都是他的徒弟》稿件后,路志术浮针工作室区外挂号门诊量增加40%,不少江夏、东西湖的居民,还有仙桃、黄石,更有哈尔滨的市民来到路志术的诊室挂号住院就诊,不少患者就诊时表明是看到报纸或网上消息后慕名而来。

    家住哈尔滨的三姐妹在看到报道后,组团来到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诊,通过浮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头昏眩晕、刺激性咳嗽和脚底的足底筋膜炎,治疗将近10天,疼痛完全好了才返程回哈尔滨。

    武昌区卫健局副局长刘金峰表示,以路志术为代表的浮针疗法是武昌区基层医疗实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医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不少区外、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患者慕名而来,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确实有效果,也展现出了这项技术独特且富有成效。我们也将鼓励更多中医人才在基层医疗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