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时,夜幕降临,位于洪山区的一家夜校里,十多个从不同工作岗位赶来的年轻人围在一起,开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体验课。陈玉是和丈夫一起来的,9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夫妻俩果断报了名,“老师挺专业,上课氛围也好,价格也不贵”。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武汉市的多家夜校,其中一家夜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仅开业一个多月,但已吸引了上千人报名体验课程,远远超出预期。近年来,“夜校热”在多个城市悄然兴起。武汉除了非营利性质的公办夜校外,各类商业夜校机构也纷纷“登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武汉商业夜校市场尚处于初步阶段,合规化、规模化、创新化势在必行。
上千人报名参加试听
7月10日晚,记者来到位于洪山区的一家大型夜校,其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3层,有10多间教室。记者看到,每间教室门口都挂着不同的指示牌,“声乐室”“艺体室”“书画室”“手工室”……在这些用途不同的教室里,毛笔、砚台、钢琴、舞蹈把杆、化妆台等教学工具一应俱全。宽敞、明亮、色调统一,这是记者游览一圈后的直观感受。
“我们在装修上下了功夫,希望给学员们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该夜校负责人田老师告诉记者,夜校的主要受众群体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群体普遍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田老师介绍,武汉有不少非营利性质的公办夜校,与商业夜校对比,前者是免费福利,重在体验;后者是成体系的课程,重在学有所成,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我们设置了二十多类课程,课程种类越多,学员的选择越多。”田老师表示,除了声乐、舞蹈等常见课程外,夜校还开设了美妆、插花、非遗手工制作、八段锦、时装走秀等特色课程。此外,田老师认为一家夜校的师资力量也十分重要,“学员要真的能学到东西!”据她介绍,目前聘请的老师都是各行业资深人才,如教授声乐课的老师为省级歌舞剧院的歌剧演员;教授舞蹈课的老师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师……
正式采访前,记者以学员身份报名了一节该夜校开设的声乐体验课,一同上课的还有十多名前来体验的学员,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女性居多。上课期间,学员们都学得非常认真,纷纷大方展示自己的拿手歌曲,个别性格腼腆的学员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也勇敢开口。90分钟的课程结束,一半以上的学员当场报了名,支付了500元。“我们开业仅一个多月,就吸引了上千人报名体验。”田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的商业夜校价格均在一个课包500元左右,通常含10节至12节课,每节课45分钟。田老师表示,学员购买一个课包只能选择上一种课,不能既上声乐又上舞蹈,为的是学员们可以在一个领域得到系统的训练,避免10节课上完对每种课程都停留在体验阶段,“拿声乐课来说,学员上完一个课时的课应该学会2到3首拿得出手的歌”。
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小梦是湖南人,今年30岁,独自在武汉工作,作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以后干什么是她最常思考的问题。“之前回家就躺着玩手机,感觉不能再躺了。”小梦说,因为对做手工很感兴趣,在抖音看到有夜校开设了非遗手工课时,她就报名了体验课。第一节课,她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成了一朵簪花。在拎着手工簪花回家的路上,小梦觉得这个夜晚既充实又愉快,当即决定正式报名。
“不仅能丰富业余生活,还能学点东西,一举两得。”小梦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吃饭、洗澡都要磨蹭很久,时间都浪费了,现在她下班就抓紧吃饭,在晚上7时前赶到夜校上课,下课后再散步回家,不再闲得无事可做,运动量也变大了。一周前,小梦又增加了一门爵士课。田老师表示,像小梦这样报了一项课程后觉得有趣,又报名其他课程的学员不少,“大多数学员都是越学越起劲,回家了还要练习,给老师发微信请教”。
陈玉和丈夫是典型的“麦霸”,每周都要约朋友到KTV唱歌,奈何水平一般,听到别人唱歌好听时,他俩总是十分羡慕。陈玉表示,在看到夜校的招生广告后,她有些心动,便带着丈夫前来体验。没想到,当天的课堂氛围非常好,学员们的年龄也差不多,都很放得开。陈玉说,以前想过报个声乐培训班,但觉得太正式了,价格也比较高,放弃了,现在有了专为成年人开设的夜校,她才终于实现了学唱歌的梦想。
田老师告诉记者,大部分成年人学习声乐只是为了适当提高唱歌水平,而声乐、舞蹈、乐器等专业培训班的课程难度偏大、课时偏长,主要针对青少年、艺考生等群体,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夜校的教学难度与教学形式更符合成年人的需求。此外,对于部分圈子较窄的年轻人来说,夜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友的平台,“学有所得的同时,还兼具社交属性”。
26岁的张逸来自安徽,他明确告诉记者,上夜校就是为了交朋友。3个月前,张逸被公司外派到武汉长期出差,短期内无法回去。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他几乎没什么认识的人,这让爱热闹的张逸很不习惯。为了结交朋友,他在一家夜校报名了架子鼓课。“都是同龄人,经常一起上课自然而然就熟悉了。”张逸说,有位本地学员已经跟他成了朋友,每周末都带他游武汉。
“夜校热”如何持久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年轻人纷纷赶起了上夜校的时髦,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抢课热潮。武汉除了非营利性质的公办夜校,如团委、妇联、社区所办的青年夜校外,各类以营利为主的商业夜校也纷纷“登场”。与公办夜校相比,商业夜校在开课种类、上课时间、学校环境等方面更能迎合学员的多样要求。
“武汉人口基数大,年轻人和外地人都多,我们很看好武汉的商业夜校市场。”田老师告诉记者,她从事成人教育工作已有数十年。去年,她前往北上广进行调研,发现商业夜校在这些城市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她认为,除了当下年轻人的娱乐方式较为单一,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众多也是当地夜校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外地年轻人更需要这样的社交活动”。
记者以“武汉夜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位于各个区的商业夜校数量高达数十所。但不容忽视的是,武汉的商业夜校市场尚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走访过程中,汉口一家夜校的体验课学员告诉记者,为了选择一家靠谱的夜校,她已经走访了3家,但体验感都很一般。据她回忆,老师在试听课上多次推销正价课程,说服大家报名,有的夜校自称聘请的老师多么厉害,但信息在网上根本查不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表示,青年夜校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与公办夜校在运营规范和师资管理等方面有一定不同,商业夜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他认为,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需加强监管,可制定商业夜校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学员评课反馈机制,定期检查并公示结果,供消费者参考,督促夜校机构不断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诚信经营。
“教材是否合格,老师是否具备授课资格,课程安排是否合理,定价是否合理,都需要相关部门指导审核。”冯桂林建议,对夜校使用的教材加大检查力度,要求老师进行开学前培训,考试合格者持证上岗,并定期审核。“夜校火热一阵容易,要想走得更远,就要打好基础,相关部门、单位或企业作好规划,各方合力完善相关制度,强化行业监管。”冯桂林说。
记者樊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