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协和医院完成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手术

    武汉晚报讯 38岁的贺女士成为骨科新技术“AUSS”的湖北首批受益者之一。近日,由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主任杨操教授指导,该院车谷院区骨科陈超教授团队为贺女士成功完成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手术(简称AUSS),目前她恢复良好。    

    贺女士生完孩子后,左侧腰腿痛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就医,保守治疗无效后先后经历了多次微创手术治疗,仍效果不佳。疼痛导致贺女士不能下床行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年7月,她来到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在完善检查后,陈超教授发现贺女士腰椎4/5节段(L4/5)椎间盘突出严重,L5神经根受压明显。贺女士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坚持使用微创手术方式。但反复的治疗经历使她对手术方案顾虑较多,担心术后的恢复效果。陈超教授团队充分了解沟通其意愿后,为她制定了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手术(AUSS)。这一方案让贺女士信心倍增,下定决心接受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创伤太大,单轴内镜受灵活性所限,不一定能够达到手术目的。”陈超教授综合评估贺女士椎间盘突出程度、椎间隙高度等指标后,认为AUSS是目前的最好选择。AUSS是延续单轴内镜技术,改进UBE双通道技术,同时将开放手术内镜化的体现。AUSS在关节镜辅助下只需要一个1.5—2.0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开阔、操作自由等优势,是脊柱微创发展方向之一。    

    制定好周密的手术方案,团队为贺女士完成AUSS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解除了神经根的压迫,贺女士的腰腿痛明显缓解。    

    陈超教授表示,AUSS是脊柱内镜技术的拓展和更新,从单轴内镜技术到双通道UBE,再到AUSS,是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不断探索内镜手术边界”。

    据了解,协和医院脊柱骨科在杨操主任带领下,开展了各项新技术新业务,将骨科手术智能化普及到各亚专业,形成智能化和微创化相结合的专科特色,包括计算机导航下重度脊柱侧弯矫正术、显微镜下上颈椎椎间关节松解融合器植入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3D外视镜辅助下颈椎/腰椎微创融合术、机器人辅助下全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机器人辅助下腰椎ULIF/OLIF/CLIF术等。这些技术的实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和同行专家好评,也推动骨科智能化和微创化不断创新发展。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