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想做三伏灸温阳祛湿,没想到刚灸了一天就上火了。正值冬病夏治好时节,不少市民采取各类中医方法养生,艾灸、晒背等讨论在网上大为流行。医生提醒开展中医治疗前,请先找医生把脉辨证。
阴虚体质做三伏灸
结果“大火煮水”
市民何女士有失眠的毛病。今年,她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在三伏天做三伏灸治病,就自己买来艾灸条,在家里灸大椎穴。没想到刚灸了一天,就出现口鼻干燥、咽痛、口苦伴黄痰的症状。
近日,何女士到医院做体检,正好就此咨询医生。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负责人周俪姗博士仔细把脉辨证后告诉何女士,她属于阴虚夹湿热体质,不适合做三伏灸。
“将人体气血想象成灶台,阳虚相当于火力不足,人体气血运行的动能不够;阴虚相当于锅里水比较少,气血原料不足。”周俪姗用打比方来解释,三伏贴和三伏灸都属于冬病夏治常见方法,是借助自然节气中的高温时段用药,来加强温阳散寒祛湿的功效,为灶台“加火”。因此,三伏灸适合阳虚体质、寒湿较重的人群,比如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关节冷痛、小腹冷痛腹泻等症状。
同时,成人多为复合型体质,三伏贴和三伏灸均属于单一治疗手段,单用并不适合复杂性体质人群。而何女士属于阴虚夹湿热体质,她用三伏灸加强火力后,锅里的水越烧越干,湿热邪气更旺,结果就导致上火,出现口干、怕热、易出汗等症状。周俪姗建议,何女士应用些滋阴、清热、利湿的汤药来调补,改善睡眠情况。
周俪姗介绍,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市民在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前,最好先请中医医生把脉辨证,判断自己的体质属于什么类型,适合哪种治疗方法,操作涉及哪些穴位,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想晒背来做“天灸”
并非人人都适合
前不久,市民向女士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咨询:听说晒背能减肥,但也有人晒背晒出毛病进了医院。“晒背真的靠谱吗?我的体质适合晒背吗?”她咨询该科副主任医师刘琳。
刘琳解释,三伏天的确是晒背的好时机,有一定养生作用。中医认为阳气不足则百病生,春夏养阳,正是扶持阳气生发的好时节。背部经络多为阳经,通过三伏天晒背可以激发经络阳气、增强免疫力,有祛湿除寒、疏通经络等养生保健作用。同时还能帮助补肾、促进钙质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等。
不过,三伏天晒背并不能直接减肥。晒背时体重出现减轻,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水分流失、短暂的代谢变化或其他生活习惯的调整,并不直接意味着减少了脂肪。如果是因为水分流失而及时补水,体重很快就会反弹。
一般说来,平和体质人群适合夏季晒背。除了虚寒体质人群,湿气重、抵抗力较弱、长期待在空调房内、运动少、爱喝冷饮、代谢差的人群也适合晒背。像向女士平时总觉得手脚冰凉、怕冷畏寒,可以适当晒背。可以选择早上6时至9时、下午4时至6时这两个时间段晒背,初次晒背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此后逐渐增至30分钟,晒到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带孩子晒背,建议最长不超过10分钟。晒背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晒背虽好,但切莫盲目跟风,并非人人都适合。”刘琳提醒,这些人群不适合晒背:紫外线过敏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孕妇等,以及经中医辨证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的人群。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 覃丽萍 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