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渡江节前一天的汉阳门什么样?

选手乘游轮看线路 无人机赛前保障演练

    参加渡江节的外省市选手在船上看赛事下水点和起水点。

    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大桥的桥体上挂起横幅,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

    一顶顶白色的帐篷已经搭好,运动员将在这里休息、更衣。

    记者余睿 摄

    来自福建福州的游客郭女士(身穿黑白条纹服装)向赛事工作人员讲述自己与武汉渡江节的缘分。

    8月7日,2024第49届武汉7·16渡江节的前一天,起点武昌汉阳门码头什么样?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记者在汉阳门码头看到,长江大桥上已然挂起大红色横幅,为即将到来的渡江节染上了一份热烈。

    选手们已经来了:登上看线路的轮渡,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们不住地感叹:“看,那边是黄鹤楼”“我看到火车穿过武汉长江大桥了”……

    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应急通信车旁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调试通信信号,来自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无人机正在进行赛前演练。

    市民游客们也定好观赛计划:郭女士带着孩子跨越800公里从福州赶来,“踩好点,明天一早抢个好位置”。

    选手乘游轮看线路

    备战横渡长江各有“绝招”

    8月7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苗家码头,数十位渡江选手们从这里登上轮渡,提前查看渡江线路。

    本次渡江节分为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和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活动。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从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汉阳门码头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游程约1800米。群众方队横渡活动从武昌汉阳门码头下水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游程约6000米。

    “看,那边是黄鹤楼”“我看到火车穿过武汉长江大桥了”……轮渡载着选手们先后沿着方队横渡和个人抢渡线路进行。一路上,选手们一边听着讲解员讲解线路,一边对着江边风景打卡拍照。

    “为了横渡长江,我最近每天在游泳馆游4000米。”在长江轮渡上,姚文茜看完横渡线路后,兴奋地说。今年渡江节,将是她第一次横渡长江的体验。

    姚文茜今年14岁,刚刚结束中考,即将升入高中。从4岁开始,父亲就带着她游泳。以前看着父亲参加渡江节横渡长江,她十分羡慕。

    今年姚文茜满了14岁,刚好够上地渡江节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的年龄要求,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以往,由于学业繁忙,姚文茜每周在游泳馆游一次4000米,中考结束后,为了准备抢渡长江,她提升锻炼强度,每天都在游泳馆游4000米。

    姚文茜说,家人们都非常支持她参加渡江节,第一次抢渡长江,她希望顺利完赛。

    “横渡过黄河、嫩江,这次第一次横渡长江。”刘晓丽是黑龙江省嫩江市水之缘游泳俱乐部秘书长,今年加入新乡市游泳运动协会横渡方阵,挑战6000米赛程。

    她说,这次横渡长江难度不小。相比于黄河、嫩江,长江武汉段水流更急、江面更宽、气温更高,这对横渡选手的技术和体力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赛场,刘晓丽提前跟着武汉本地的游泳队在长江游泳。“非常期待这次横渡。”

    相关部门准备工作忙

    “让渡江节既热闹又安全”

    8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武昌汉阳门时,靠近江边的一侧已经摆好护栏。参与渡江节的选手将通过该处的选手通道进入赛场。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相关准备。

    记者看到,印有“全民游泳健身主题系列活动武汉主会场”“2024第49届武汉渡江节”字样的蓝色活动宣传板已摆放完毕,空旷处一顶顶白色帐篷也已搭好,帐篷上依次标明“运动员休息室”“男更衣室”“女更衣室”。这些帐篷将为渡江选手们更衣提供便利。

    远处长江大桥的桥体上挂满了横幅,横幅使用红底白字十分显眼。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横幅是今早挂起来的,希望能在比赛中激励选手,给他们一些信心。

    数辆中国电信的应急通信车停靠在路边,有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信号。8日当天,中国电信将保障活动现场通信畅通,让广大市民能够流畅收看渡江盛况。下午3时许,记者看到陆续有交警抵达现场指挥交通,预计晚上6时左右该路段将实施交通管制。

    赛前,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城运中心”)也亮出了自己的“黑科技”。7日上午11时,在武昌汉阳门下水点,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传声设备无人机完成了赛前演练和设备调试。8日一早,这些无人机将对渡江节赛事江面进行全景、全员的高清监控,为“泳”者保驾护航。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应用在武汉市城市治理工作中。

    “参加这么多年渡江节,头一次见到这么科技范的保障。”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何辉胜说,相信今年大家渡江会更安心。

    福州游客跨越800公里赶来

    “赶早抢个好位置”观赛

    8月7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武昌汉阳门时,码头周边人流如织。

    “小时候,我被父亲抱在怀里看了一次渡江节,一直念念不忘。今年跨越800多公里,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再来观赛。”来自福建福州的游客郭女士说,她正和赛事工作人员讲述自己与武汉渡江节的缘分。

    “当时,我的父亲因为工作调动来到武汉,我们全家在这里生活了近3年。大约6岁时我被父亲抱着、举着看了一次渡江节,当时年纪虽然小,但我被渡江节的规模和热情深深震撼了。”郭女士表示,多年来自己早有重返武汉观赛的心愿,但都被琐事绊住了。

    “今年,我就算好时间买票,带着两个孩子来武汉,也让他们感受一下渡江节的氛围!”郭女士告诉记者,此行自己特意将酒店订在汉阳门附近,就是为了再睹游泳健儿们渡江的风采。

    “我们会赶早占个位置,多拍些视频发朋友圈。”郭女士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朋友来武汉,亲身体验这里的文化体育氛围,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我年轻的时候每年都报名参赛,现在年纪大了,我就自觉当观众为选手加油!”市民段先生今年74岁,他爱好游泳,年轻时大大小小的游泳赛事参加了不少,但最爱的仍然是家乡的渡江节。

    “这是我们武汉人的盛会!”段先生一脸骄傲。“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参赛的年轻人能够一往无前!”段先生表示,自己渡江节一早将去往南岸嘴,为抢渡赛的选手加油打气。

    记者余睿 杨荣峰 商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