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业内首款!PET/CT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破解“阅片难”

生成一份核医学初级报告只要几分钟

    PET/CT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仅需数分钟即可生成一份简要报告。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恺凝)通过PET/CT,一次显像即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但相应地,PET/CT阅片本身也有许多难点。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生,完成一次阅片也需要耗费1—2小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阅片难”的局面即将被打破。近日,记者在武汉协和医院PET中心看到,医生正在试用PET/CT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仅需数分钟,即可生成一份简要报告。

    PET/CT属于核医学检查,可以对早期肿瘤作出明确诊断,还可以判断肿瘤是否有残留、设计放疗的靶区等,使治疗更精准。

    “这是我们科室和联影智能合作研发的智能报告产品,属于业内首款。”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主任兰晓莉告诉记者,今年初开始,她每月都会和联影AI团队开一次会,反馈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优化改进。

    目前,该项研究已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投入临床使用后,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填补基层医院在核医学人才方面的缺口,推动核医学的广泛覆盖。

    兰晓莉说,从技术角度来看,PET/CT阅片要求医生对多模态影像进行联合阅片。不仅要诊断出PET影像中的高代谢病灶,还需要对CT影像进行阅片,以避免漏检良性结节等病灶,同时需要对病灶大小、代谢程度进行测量,以利于肿瘤治疗前后的对比。

    从流程方面来看,核医学医生须从头到脚对每个断层完成阅片,手动勾画每一处病灶并且按照器官分类,随后还需要撰写描述全身病灶代谢情况和解剖异常的报告,并配以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影像截图,最终形成数十页的图文报告。

    “促进核医学的发展,设备只是一方面。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很难进行精准诊断并提供对临床有意义的信息。”兰晓莉告诉记者,核医学在国内起步较晚,技术门槛高。2020年,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国2800个县市区需实现“一县一科”。

    “有了AI的加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医学医务工作者繁杂的劳动,节省时间,还可以让优质的医疗及技术资源惠及基层百姓。”兰晓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