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西安网友称,日常坐地铁时,可以看到有些站台“只有电梯而没有修建楼梯”,以至于有些赶路的人被两个并排坐电梯的人挡住,而无法快速上楼。其提议,在那些没有楼梯只有电梯的地方,统一靠右站立,为赶时间的人留出左边的道路。
8月24日,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表示,不提倡在运行的电动扶梯上行走、奔跑,也不提倡“左行右立”,并在电动扶梯旁张贴“自动扶梯使用安全须知”,提醒广大市民乘客安全乘坐电动扶梯。至于为何不提倡“左行右立”的做法,西安地铁也给出了解释,一方面是安全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如此做法容易引发设备故障。
此前,也有网友向成都地铁建议,提醒乘客乘坐电动扶梯时注意“左行右立”,成都地铁明确回应:不提倡!
“左行右立”规则的起源
“左行右立”,指的是搭乘扶手电梯时靠右站,将左边的空间留给赶路的乘客或给紧急情况留下通道。这一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英国伦敦地铁里“请站到右侧”标识,后来成了国际惯例,被国内很多城市引进,甚至被称为“衡量城市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尺”。
不过近些年来,自动扶梯“左行右立”的做法暴露出诸多弊端和安全风险,运行效率也不高,因此国内外都开始纠正这一观念。据相关的公开资料,加拿大多伦多因每年有100多人在自动扶梯上受伤的案例,撤除了自动扶梯的“左行右立”标语;韩国也在首尔的地铁站内取消了自动扶梯上“左行右立”的规定;日本在努力宣传“安全正确”的自动扶梯搭乘方式,其主题就是“自动扶梯,不要走,不要跑”。
在国内,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地的地铁运营方都不再提倡市民乘坐电动扶梯时“左行右立”。北京地铁自2018年起已取消自动扶梯“左行右立”提示,并大力宣传引导乘客在乘梯时“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
上海地铁在2019年发布“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取消此前“左行右立”的倡导,新增“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香港地铁近年来也不再倡导“左行右立”,而代之以“握扶手、企定定(站定不动)”的宣传标语。
为何乘坐扶梯时不适合走动?
扶梯的梯级高度与楼梯的台阶高度不同,按照目前实施的国家标准(GB16899-2011),电动扶梯的梯级高度一般为21cm,最高不得大于24cm,高于公共场所楼梯要求的设计高度13cm—18cm。
按照规定,电动扶梯的梯级深度不能小于38cm,远远高于国家对普通楼梯的踏步宽度最低要求22cm。
商场里面电梯的速度,一般来讲是每秒0.5米,而地铁里的电梯速度则更快一点,大约为每秒0.65—0.7米,属于“高速电梯”。
从自动扶梯的设计原理看,自动扶梯的坡度,比日常的建筑机制结构的楼梯高度要高一点,并不适合行走。如果人们在自动扶梯上行走,很容易踏空或被绊倒,而行走过程中也容易挤碰到扶梯上其他乘客,导致意外发生。
电梯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吴斌表示,“左行右立”这种方式会产生平衡偏差,导致“左行”一边电梯负载较轻,右边载荷较重,这样会产生倾斜。
所以,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只需站稳扶好即可,着急赶时间的乘客,如需安全快捷通过,最好的方式还是走楼梯。
“左行右立”并不能提升通行效率
“左行右立”的初衷是为他人留出方便通行的空间,但在实际运行中,人们的好意往往造成“左空右立”。
在高峰时段,自动扶梯上的乘客密度较大,行走的空间有限。如果此时还有大量乘客在扶梯上行走,会导致拥挤和混乱,从而降低通行效率。
早在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苏廷弼就撰文指出,乘客在自动扶梯上步行只能节省几秒的时间,对增加电梯通过容量帮助不大;伦敦交通工程专家的计算表明,在伦敦非常繁忙的霍尔本站,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动扶梯的两侧,可使每分钟多容纳31人,即 24%的乘客。另有一家著名的法国咨询公司Capgemini的研究结论是:两侧站立相比于“左行右立”更能节约时间,使得大部分乘客受益。
95%电动扶梯损坏因受力不均
“左行右立”会导致“左行”那边的自动扶梯负载相对轻一点,右边载荷会重一点,就会产生一个倾斜。
电动扶梯梯级右侧部件(如滚轮、梯级链等)会承受更多的机械磨损,容易造成部件使用寿命缩短、故障。
据调查,中国80%以上的电动扶梯,其右侧梯级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导致梯级轻微倾斜。根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统计的运营数据,长期“左行右立”对电梯的损害很大,95%的电梯损坏是由于电梯受力不均衡导致的。
警惕这些危险区域
电动扶梯上存在容易“咬人”的危险区域,乘坐时一定要注意,有些举动非常危险。
穿洞洞鞋要留心:洞洞鞋鞋头较正常鞋会宽大许多,为了保证舒适度,塑料材质更厚,鞋头高,因此鞋头距离两个梯级之间的锯齿部位也就比正常的鞋子近很多,很容易被缝隙卷入。
长裙裙摆提一提:夏天穿长裙的小可爱,踏上自动扶梯时记得提一提裙摆。站立时不要紧贴自动扶梯侧面,避免长裙被扶梯卡住。不要让手、脚等靠近电梯夹缝,避免夹卷事故。
不要在梯级上快步走动、奔跑,更不要逆行。
不要将身体探出扶手装置以外,以防碰撞或坠落。
不要将拐杖等尖利硬物插入电梯缝隙或凹槽处。
不要在扶手带或内外盖板处攀爬。
离开扶梯时,不要停在扶梯出口交谈或四处张望,以防跟后方人员发生碰撞。
大件行李选择电梯:携带大件行李和推婴儿车的乘客,请选择搭乘电梯更安全。
残障人员乘电梯更安全:对于大多数残障人员,尤其是使用轮椅和导盲犬的人员,电梯是更好的垂直运送工具。
如发生意外及时呼叫:如果搭乘自动扶梯发生意外,及时呼叫附近的乘客帮忙按停红色“紧急停止”按钮,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助。
如果摔倒,护住头部:如果发生跌倒,人员叠压,尽量蜷成球状,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脑部,双臂护住太阳穴,防止造成致命伤害。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