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如果说企业是观察一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窗口,那么排名“500强”的中国企业“优等生”,就是读懂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入围门槛提升至473.81亿元,较上年提高3.83亿元;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较上年增长1.58%;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5.01%,增速实现由负转正……11日最新出炉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展现出中国大企业的发展态势和成长实力。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轨迹上,是什么驱动中国大企业持续实现“量质齐升”?
——新动能不断积蓄。
从榜单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蓄能起势,在“500强”中的分量加重。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从追“个子”迈入追“体质”的新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6万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
——创新成色更足。
研发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研发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重要动力,从“500强”企业上扬的研发曲线,可以看到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看研发强度,1.8万亿元的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14.89%;研发强度创下了1.90%的新高;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7年稳步提升。
看创新成果,有效专利总数202.97万件,比上年增加14.44万件,其中创新“含金量”更高的发明专利达88.96万件,占全部专利的43.83%。
——更全球化布局。
认清当下的“形”,面对长远的“势”。中国大企业向“强”奔跑,既执着于自身的“纵向”提升,也在与世界各国企业的“横向”追逐中谋求发展。
看营业收入,入选“世界500强”的125家中国内地企业中,有14家排在全球行业首位,进入全球行业前三的共42家,较上年增加4家;看净利润,共有5家中国内地企业排在全球行业首位,排在行业前三位的企业合计26家,这一数据比上年增加4家。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向未来,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更多展现中国企业发展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