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扩内需重点放在惠民生和促消费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提振资本市场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10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备受关注。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从宏观全局看,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

    郑栅洁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概括。

    “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生产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方面,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9.1%;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明显,近期汽车、家电产品销量回升较快,预计9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零售量比上月增长10%。

    “进”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三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大省有效发挥挑大梁作用。

    郑栅洁: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

    郑栅洁介绍,一揽子增量政策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政策的谋划制定,锚定全年目标任务,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的衔接,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郑栅洁说——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郑栅洁说,下一步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

    在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梳理分析,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以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5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

    郑栅洁表示,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郑栅洁介绍,在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方面,要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强化政策工具协同创新,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经营主体投融资、宏观政策实施等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停、不会少

    郑栅洁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方面,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同时,根据梳理,今年底还将有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要到期。相关部门将在研究评估基础上,加快明确政策是否延续实施,如延续实施,尽快明确延续实施的期限。

    “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停、不会少。”郑栅洁表示。

    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推进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及的5100个具体项目,92%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已经建成。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明年底“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他还介绍,要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持续做好优质项目的推介,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

    加快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为加快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中,重点围绕行动计划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和实施力度。

    郑备说,在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方面,聚焦破除1.7亿多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市民化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针对大城市落户难问题,重点加快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户口,完善租房落户政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普通高中建设、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用能保障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要加力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研究将一批符合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强化对国家布局重大项目的用能保障。

    四方面措施促进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一是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对吸纳就业效果好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三是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充分释放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四是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