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雅茹 丁燕飞)“马上集合!仙桃有一例急性心梗患者,需启动ECMO抢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ECMO团队疾驰110公里极速救援,架起了两地“生命线”。15日,经康复治疗,梅先生平安出院,并为医护送上锦旗致谢。
61岁的梅先生患有高血压,一直定期按医嘱服药,平时也没什么异常。10月31日中午,他在仙桃家中休息时突然出现持续性胸部剧烈疼痛,随后失去意识摔倒在地。女儿发现后,立刻拨打120将父亲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梅先生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重。
在冠脉造影过程中,梅先生先后出现3次室颤,经抢救才恢复窦性心律。当地医生决定立即向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求援。接到求助后,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10分钟内便派出移动ECMO小组,火速赶往仙桃。
晚上9时,小组抵达现场。他们火速对梅先生进行了全面评估,果断实施ECMO上机操作。随着机器的有序运行,梅先生的生命体征慢慢稳定下来,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立即联系医院,启动绿色转运通道!”11月1日凌晨2时,ECMO小组通过医联体转运机制,马不停蹄地将梅先生安全护送到中南医院ICU病房。
入住中南医院ICU病房后的第2个小时,梅先生的循环再次恶化,并又出现“电风暴”。“‘电风暴’预示着死亡风险骤增,需要多模式治疗。我们当即采取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以及心脏支持治疗,增加他的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心肌功能,效果很理想。”负责抢救的副主任医师饶歆说。
11月12日,在ICU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梅先生病情逐渐稳定,成功撤机,恢复了意识。
“我们时刻待命,为湖北省内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远程救治服务。”武大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移动ECMO负责人王静向记者透露,长距离转运带着ECMO的极危重患者,对团队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