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武汉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咽喉科举办义诊,为孩子们提供免费听力筛查。俗话说“十聋九哑”,该科副主任医师胡艳玲提醒,听力损失与语言发育密切相关,请家长们从新生儿期开始重视儿童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孩子,建议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诊断及进一步检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孩子,3岁以内每半年复查一次听力;3岁以上儿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听力。
3岁以下儿童
每半年应筛查一次听力
男孩阳阳(化名)快3岁了,但说话总是吐词不清,也不太爱和小朋友们聊天。前不久,父母带他到医院看病才知道,孩子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后又影响到语言发育。孩子出生时顺利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现在却听力受损?原来,阳阳患有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孩子出生时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随着生长发育,听力逐渐下降,这属于迟发性耳聋。
有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的听障发病率为0.1%~0.3%,每年约有2.3万的新生儿存在听力障碍。听力出现障碍,不仅会影响孩子语言发育,严重者可导致婴幼儿期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性格发育、语言交流以及学习能力,对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十分重要。
胡艳玲介绍,新生儿听力障碍绝大多数与遗传因素、先天性耳道闭锁或畸形、听神经缺陷、宫内感染等先天性疾病相关。近年来,武汉市坚持为新生儿提供免费听力筛查,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通过专业手段干预,尽量减少听力受损对孩子发育的影响。
不过,像阳阳这样迟发性耳聋的患儿,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因此,即使是顺利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孩子,家长也应持续关注孩子听力情况,3岁以下的儿童,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听力;3岁以上的儿童,最少每年检查一次听力。
爱护孩子听力
家长请多关注这几点
幼儿表达能力不足,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听力出现问题?
胡艳玲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妨留意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幼儿说话晚,或是说话吐词不清,可能是因为听力下降,影响学说话的能力;孩子经常听不见别人叫他,或是听不清家长说话内容,喜欢将电视声音调得特别大;孩子耳朵疼痛、流脓水,或是耳朵周围长疱疹,也要及时就诊。
胡艳玲提醒,家长还应多关注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孩子感冒后如果引发中耳炎,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暂时性的听力损失,孩子突然表示“听不清”,或是需要提高音量说话;某些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孩子出现神经性耳聋。如果发现不及时,错过就诊黄金时间,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孩子或需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
如何预防孩子后天性听力损失?胡艳玲建议,家长给婴幼儿喂奶时,尽量别让孩子躺着吃奶并避免呛奶,否则易诱发中耳炎;对于一两岁的幼儿来说,如果出现摔跤、头外伤的情况,最好查查听力,防止出现听力损失;孩子感冒或感染病毒后要积极治疗,尽可能预防中耳炎或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减少让孩子暴露在噪声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