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信不信,你没吃懂长堤街

    又到了适合消夜的季节,好久不见的长堤街变闪了!

    巷子口立起烟火气十足的灯牌,老房子上满是涂鸦,岔路口竖起了美食打卡路牌,这条有近400年历史的老街是真火了。

    朱一龙、许凯等来武汉也要钻进这条巷子里,感受老武汉的市井烟火气。B站美食UP主“盗月社食遇记”、旅游美食直播达人刘雨鑫纷纷晒出湖北美食打卡视频……来硚口区汉中街道家门口打卡长堤街消夜的数不胜数。

    《吃透长堤街》攻略送上,人气长红老店、老饕私藏特色店,全都分享给大家。

    初来乍到

    长堤街四件套别错过 

    长堤街全长4公里,很多人第一次来,不知道店家都聚集在哪一片。

    别担心,导航“桂萍牛杂(长堤街店)”,直达消夜街中心,网红米酒、番茄汤包、藕圆子、牛肉锅贴……全在这儿扎堆。

    第一次来长堤街的你,一定会受到各家老板娘的热情招揽,别害羞,大胆回应,找一家店从容落座。

    各家老板都是认识了几十年的街坊,大家搭伙儿做生意,这家的火锅、那家的烧烤、隔壁的锅贴都能送到你所在的餐桌,一家店吃遍一条街,爽!

    “桂萍牛杂”和“麻木老地方牛筋牛杂”用沸腾的牛杂火锅带火了这条街。

    这两家店挨着开,每天打擂台似的,到底哪家更好吃,30多年了,分不出胜负。

    有人喜欢“桂萍牛杂”的辣卤汤底,咸辣中带点回甜;有人觉得“麻木”屋里调味更简单,辣得纯粹。建议选一家对胃口的尝尝。

    香香辣辣的牛杂下肚,就想小酌一口。

    李爹爹冰冻米酒,屋里人灵机一动,推出了带气泡的米酒,5—8度,酸酸甜甜不上头,冰冻后,喝起来更爽。

    “酒香不怕巷子深”,走过百年青石台阶,拐进巷子里,看到一个贴着春联的石门,就是他家了,据说这房子有100多年历史。

    去这儿买酒,更像是去李爹爹屋里做客,进屋先倒酒,气泡米酒、桂花气泡米酒、高浓度米酒、黄酒,共4种口味,尝过后再决定买哪种。

    除了米酒,这条街还有一个黄金搭子,只做消夜的汤包店——曾记水货汤包。

    薄薄糯糯的皮包着汤汁,提起来轻嘬一口,喝掉鲜甜的汤,轻松解辣。

    店里只做3种口味的汤包,鲜肉、香菇和番茄,酸酸甜甜的番茄汤包最受欢迎,好多外地朋友第一次吃,直接爱上。

    最后一家必吃款是总在排队的油炸大鸡腿——长堤街油炸小吃。

    他家的油炸鸡腿和别个不同,不是香香嫩嫩的口感,鸡腿皮炸得很枯,吃起来有酥脆的咔嚓声,像薯片,鸡腿肉炸得焦,满口肉香。

    每次朋友想吃,都会看到长长的队伍,就连下雨天,也挡不住吃货们的热情。店铺营业时间是16点—22点。

    吃货深挖

    老饕喜欢的隐藏款

    尝过了有名的人气款,再来试试老饕私藏的隐藏款。

    首先是烧烤,老武汉最传统的烧烤烤法:电箱烤和明火炭烤,在这里都能吃到。

    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藏着一家开了31年,一直用传统老式拉箱电烤的烧烤店——柏平烧烤,就在曾记水货汤包旁边。

    没有明火,肉串腌制过后,一整排插进炉子,焖着烤,烤师看不到食材的变化,全凭经验。

    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控制得恰到好处,烤出来的肉串汁水丰盈,格外嫩。

    另一家主打明火炭烤的店——云南销魂烤鸡腿。

    到店后,我们仔细观察了烤鸡腿过程,老板用的是琵琶腿(也就是鸡小腿),腌制后剪开穿串,不油炸,直接炭火猛烤,烤得焦黄冒油。

    辣椒粉混合了多种云南辣椒,后劲儿足,咪咪辣就相当于别家微辣甚至中辣的程度,辣得霸道,但不烧胃。

    这是一家夫妻店,生意火爆时会忙不过来,一定要加老板微信提前预订!

    这里还有一家铁板烤鱼——蔡灵记铁板烧,“蔡”“灵”二字取自老板夫妻俩的名字。

    活鱼现杀现烤,开了15年,积攒了不少回头客,推荐这家店的朋友去吃过八九次,已成为她的聚餐根据地。

    他家的烤鱼、配菜都加了自制的秘制酱料,老板娘会亲自上阵帮忙翻烤,完成最重要的一步——给每桌烤鱼剔骨,让鱼肉更进味。

    表皮烤得焦香,里面鱼肉依然鲜嫩,酱香味浓郁,不腥。

    长堤街还有一个王牌——主打老武汉风味的大排档。

    没有菜单,看食材点菜,武汉人爱吃的臭鳜鱼、醉虾、盘鳝等汉派风味家常菜,在这里随处可见。

    重点推荐2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何平大排档开在桂萍牛杂旁边,生意红火,鱼子烧豆腐、醉虾、干煸霉千张都是拿手招牌菜!

    夏老五私房菜的招牌醉虾,河虾用料酒、醋浸泡,端上桌还是活蹦乱跳的,吃起来特鲜甜。

    吃不了辣的朋友别担心,这里还藏着一家鸡汤馆——老街鸡汤。

    鸡汤被分装在小瓦罐里,放在煤炉上慢煨,现在这种做法在武汉已经不太常见。

    老板是新洲汪集人,父母一辈是卖鸡汤起家,他觉得小瓦罐煨出来的汤更浓更好喝,便延续了老一辈的传统做法,已经开了20年。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