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纸坊街道龙井社区成立于1998年,居民3000余户,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2023年开始,共商共议激发自治活力,老旧小区焕新颜。
“过去等政府派任务,现在让居民主动提需求。”龙井社区党委书记刘红秀介绍,去年年初,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收集到了28条改造建议,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也显著提升。“以前路面坑洼,乱搭乱建严重,停车全靠‘见缝插针’。”科委小区居民周明贵回忆道。如今,改造后的小区,有着平整的沥青路面和整齐的停车位,与昔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用“剥个橘子聊聊天”的柔性治理,化解社区矛盾。面对殡葬用品店引发的居民集体投诉,刘红秀没有强制店铺搬迁,而是巧用闲置空地“一箭双雕”——既改造为充电停车场解决居民需求,又通过调整店铺装修保留商户生计。这样的案例在龙井社区不胜枚举,刘红秀创立的“一议一访工作法”已成为调解法宝——先开居民议事会,谈不拢就上门走访。“有时候剥个橘子聊聊天,事情就好解决了。”她笑道。
建立网格驿站,把服务送到居民楼下。针对社区地形狭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刘红秀盘活闲置房屋,打造了独特的龙井社区户外工作者驿站。该驿站是集志愿服务、政务查询、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员志愿服务平台。不仅给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了休息的港湾,同时还提供应急救助、信息咨询、意见受理、纳凉休息等39个政务服务事项。“以前办个事要跑老远,现在下楼就能解决!”70岁的岳超对新建的网格驿站赞不绝口。不少骑手在这里当起了社区内的“流动网格员”,成为社区的“眼睛”和“耳朵”。他们整天在社区转悠,发现安全隐患随时上报。目前,社区已与美团合作,将156名外卖骑手纳入“流动网格员”队伍,进一步织密社区治理网络。
党建育新苗,红色传承激发治理活力。通过红色讲堂、书记面对面、实战练兵等三大工程,刘红秀带领年轻干部用脚丈量社区、用心倾听民意。如今,龙井社区已形成“老书记带新骨干、老党员育新党员、老社工教新同事”的良性循环。
社区居民说
居民杨向枝:我家小孙子平时没人辅导作业,多亏了社区网格驿站的“四点半课堂”!志愿者老师负责又有耐心,孩子作业写得又快又好,还教他做手工。现在孩子天天念叨要去驿站,说那里比家里还有趣!
居民谢其胜:我腿脚不利索,以前想量血压都得麻烦子女。现在网格驿站每周有健康义诊。小李护士每次来都笑眯眯的,比亲人还贴心,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保障了!
文/程艳 实习生程稣娅 通讯员付娟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