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钢花村街道青翠苑社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斑驳的外墙、狭窄的楼道、老化的电路管网,构成了社区的日常图景。社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32%。
青翠苑社区党委书记倪萍说:“过去,我们每天要处理二三十件琐事,从路灯损坏到楼道堆物,从邻里纠纷到安全隐患,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常常让我们疲于奔命。”而许多老人表示,退休后生活单调,渴望找到发挥余热、服务社区的途径。社区党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潜在资源,决定探索“银龄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每天清晨7时,“银龄巡逻队”的队员们便佩戴好红袖标、穿上红马甲,开启了一天的巡查工作。这支队伍由20余名退休老人组成,她们分成早、晚两个班次,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
队长宋士兰尽管身患癌症,需要定期接受治疗,但她从未缺席过一次巡逻。去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寒风凛冽,宋士兰在例行巡查时,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焦煳味。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和对小区的熟悉,她迅速锁定气味来源——一栋居民楼的2楼。她一边大声敲门呼喊,一边联系社区网格员。由于敲门无人应答,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助下,成功打开房门,发现是独居老人张大爷出门与邻居聊天,忘记关闭煤气炉,锅内食物早已烧干,险些引发火灾。事后,张大爷感激地说:“要不是宋师傅及时发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像这样的故事在巡逻队的日常工作中屡见不鲜。队员们不仅是安全隐患的“侦察兵”,还是社区环境的“守护者”。她们会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将乱停放的单车摆放整齐;遇到陌生人进出,会主动上前询问登记;发现路灯不亮、井盖破损等问题,第一时间拍照记录并反馈给社区。
青翠苑社区共有42户独居、空巢老人,她们年龄大多在75岁以上,日常生活面临诸多不便。为了让这些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社区组织身体较好的低龄老人成立了“银龄关照员”队伍。“关照员”们定期上门看望独居老人,测量血压;组织“爱心送餐”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可口的饭菜;开展“节日陪伴”行动,在传统节日与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这些温暖的举动,让独居老人不再感到孤单,也让整个社区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社区居民说
居民周汉英:这些白发苍苍的老邻居,比亲人还亲。看着她们戴着红袖标在小区里忙忙碌碌,我们心里特别踏实。现在走在路上,谁不夸一句咱们社区有群“宝”呢!
居民黄长秀:这群古稀之年的“银龄战士”用爱与担当,让我们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温暖人心的蓬勃生机。
文/程艳 通讯员戴艳芳 实习生程稣娅 图/喻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