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我国多地高温天气十分突出,这种天气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老年人尤甚。很多年轻人喜欢整晚开着空调睡觉,然而很多老人却觉得,开窗比吹空调睡觉更健康。
在炎炎夏日,我们时常会听说因屋内未开空调而中暑的老年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也有老年人因为贪凉过度吹空调而导致面瘫前来就医。夏天晚上到底是开窗睡觉好,还是开空调睡觉好?空调是否要开整宿?
老年人更易受高温天气影响
极端天气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全面且显著的,调查显示,极端高温对老年人的自我感受、日常活动和慢性病的负面影响甚至大于极端低温。
权威杂志《柳叶刀》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与高温相关的老年人死亡人数上升了54%。2018年,全球有29.6万名老年人因高温而失去生命。2019年,65岁以上老人暴露在热浪风险下的天数增加了29天,是之前最高纪录的两倍。
首先,老年人对温度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
人体有适应温度变化的一套机制,尽管外界温度变化,人体温度能相对保持恒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变得衰老,这套机制会变得越来越弱:出汗是人体应对高温散热的主要方式,但是老年人每个汗腺产生的汗液量减少,整体出汗率就会降低,散热比年轻人更困难,导致体内储存更多热量,核心温度就更容易高至危险水平。
要想带走核心温度,从心脏流向皮肤的血液量也很关键。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给定的核心温度变化下,皮肤血流量增加得更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皮肤血流量也不如年轻人增加得快。
另外,老年人更有可能患有疾病,而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本身的疾病恶化,尤其是心脏病患者。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肤,导致心脏跳动更快,同时每分钟循环的血液量是正常一天的两倍,这些都会给心脏增加压力。
其次,他们更有可能服用影响身体控制体温或出汗能力的处方药。很多药物也是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的,比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的普萘洛尔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导致皮肤血流量降低;治疗心衰、肾病的利尿剂促进脱水,而脱水本身也是高温时期的危险并发症;治疗过敏、帕金森病的苯海拉明会降低出汗率,降低散热。
老年人该如何应对高温威胁
高温是巨大的健康威胁,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面对高温,老年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减少高温天出门的频率和时间——
老年人更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在高温天气应减少出门的频率和时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建议结伴出行,并避开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比如10时—15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选择轻薄、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
外出时,衣服、裤子选择轻薄、宽松、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务必携带足够的水,大汗之后要补充电解质水,避免出现低钠、低钾血症,可能造成无力甚至昏迷,无论哪个在高温天气下都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感觉自己乏力、恶心、头昏、心跳加快、口干舌燥等都需要警惕,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赶紧找到阴凉处或者凉快的室内躲一躲,并找人求助。
开空调,不要为了省电而硬撑——
在室内的时候,要记得开空调,避免造成室内高温,虽然没有太阳直射,也是会中暑的。
不过,老人开空调,不建议温度调得太低、时间也不建议太长。温度上,让室内外温差保持在7℃左右最为合适,每隔2小时关掉空调,开窗通风,同时在吹空调时多喝些温水,减轻由于房间窗户关闭导致的空气干燥、水分流失问题。
此外,空调的出风口一定不要直对着人吹。尤其是老年人在吹空调时要注意保护好肩颈、膝盖等重要部位。
每年在用空调之前,注意更换滤网,因为空调机内部长时间不清洗容易滋生各种细菌、霉菌,随着空气散入室内,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可能出现空调相关的肺炎。
应对高温威胁,预防大于一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风险。
开窗睡觉还是开空调睡觉好
开空调的房间,温度和湿度都是可以调节控制的。因此,天气炎热时更建议开空调睡觉,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
有些人会说:开空调后,寒气和湿气就会顺着打开的毛孔钻进身体里。但其实,大家常说的“空调病”是由于不当使用空调而造成的。当气温过高,特别是超过人体正常适应环境的时候,要及时果断开空调,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要及时开空调。
吹风扇比空调更健康吗?还有一些人倾向于吹风扇,认为风扇比空调更健康,真的是这样吗?
天气十分炎热时,风扇吹出来的是热风,可能会影响睡眠深度,降低睡眠质量。此外,风扇是通过空气流动加快,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可能导致体液的丢失。如果不能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增加疾病加重的风险。
专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可以设置在28℃,既省电环保,体感也舒适。
因为,晚上的气温有三个不同降温的体感:
晚上10时—12时,人体在活动阶段体温比较高的,空调设置26℃是十分舒适;
凌晨2时—3时,身体已进入睡眠状态,体温也会下降一点,这时再开26℃就会感觉到冷了;
凌晨4时—6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冷得不行,所以晚上空调开26℃是不适合睡觉的。
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健康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