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今日起医保购药“无码不结算”

事关你我生活 7月还有这些新规

    北京银河通用公司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盖博特Galbot进行药店无人值守场景演示。

    新华社发

    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标识在包装盒的显著位置。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自今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昨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发文详解药品追溯码如何查询和使用等情况。

    药品的“电子身份证”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是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一药一码”可以精准追踪药品的来源、流向和使用情况等全链条信息。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明确要求2025年7月1日起,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国家医保局发文表示,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2024年4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全力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现在,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了解药品的“前世今生”。

    如何扫“药品追溯码”

    现在,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具体查询方法来看下方攻略——

    ■第一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第二步:在“药品信息查询”页面,可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查询。

    查询的结果将分为三种情况

    ■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

    建议等两天再扫码,如还未出现,说明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

    如确为本人购买的,说明该药品合法合规。

    如非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

    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自2024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398.85亿条。

    现阶段,“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的社会共识已经基本形成,每天约有500万人次消费者通过药品追溯码查验药品真伪并主动维权。

    6月25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赴北京市调研医保管理服务工作时表示,药品追溯码采集和应用是今年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点任务,7月1日起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全流程记录药品的购进、使用、库存以及追溯码等信息,执行“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

    “请各位药店经理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加强运用药品追溯码开展监管的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对倒卖‘回流药’开展全链条、各环节的严厉打击,通过一案多查、联合惩戒,推动实现倒卖‘回流药’全域治理。”国家医保局此前表示。

    综合新华社、央视、国家医保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