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发布

全民反诈,才能天下无诈

    近日,第四届全国老年人防诈反诈知识大赛启动。

    新华社发

    与会者参加“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新华社发

    为切实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根据最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形势特点,编写了《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手册通过“真实案例剖析+电诈套路拆解+核心反诈提示”的形式,为群众打造触手可及的“防诈盾牌”。

    此次手册发布是全国“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月的核心动作。中宣部与公安部于6月16日启动该活动,主题为“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各地正开展反诈知识“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构建全覆盖宣传网络。

    手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广大群众也可在部分银行网点、电信营业厅、社区服务站免费领取纸质版。

    牢记!这十个凡是全是诈骗

    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包装账户”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网络兼职或投资理财等名义,要求通过快递、网约车等方式寄送现金或黄金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你打开屏幕共享,指导你进行资金账户操作的,都是诈骗!

    速看!这十大高发诈骗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待业、兼职群体。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

    3.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喜欢在网购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淘货或查找有关服务的群体。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经常网上购物、对网购退费流程不熟悉的群体。

    5.贷款、征信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贷款需求、征信有问题难以申请贷款的群体。

    6.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政府、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家长等群体。

    7.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防范意识较差、不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的群体。

    8.婚恋、交友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单身、离异群体。

    9.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喜欢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群体。

    10.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买机票的群体。

    发力!

    国家八大反诈“利器”

    同时,手册详细介绍了前期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八大反诈利器——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反诈名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跨境提醒服务。

    【数说】

    过去一年里,国家反诈中心平均每天给各地推送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相当于警察每分钟就要跑赢458个骗子。

    过去一年,全国平均受骗年龄为40岁,80后和90后给骗子们贡献了四成的KPI。最大和最小的被骗年龄分别是93岁和9岁,骗子们真正做到了“老少皆骗,童叟都欺”。

    同一起电诈案件中,被骗金额最高的达1.17亿元,幸好大部分资金被成功拦截追回。更有受害者5天连续中招3种骗术: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累计被骗48万元。

    综合新华社、央视、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